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分析 (1)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2)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解答 解:A、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故A正确;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B错误;
C、“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C正确;
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声音的有关问题,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关于静止在桌面上的杯子,以下叙述中的两个力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
A.地球对杯子的吸引力与杯子对地球的吸引力
B.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与杯子的重力
C.杯子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
D.杯子对桌面的压力与杯子的重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实验用到的电阻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20Ω、25Ω.

(1)请根据图甲将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允许交叉).
(2)实验中多次改变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象.
①由图象可以得出结论: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②上述实验中,小明用5Ω的电阻做完实验后,接下来的操作是断开开关,然后将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向左(填“左”或“右”)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2.5V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3)为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最大阻值不小于35Ω的滑动变阻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质量和初温相同的铜块和水[c=0.39×103J/(kg•℃),c水=4.2×103J/(kg•℃)],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将铜块立即投入水中,则(  )
A.铜块和水之间无热传递B.热量由铜块传给水
C.内能由铜块传给水D.温度由水传给铜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假如没有重力,下列哪种现象说法是错误的(  )
A.就不会出现“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B.玻璃板掷到地上不会破碎
C.铅球比赛就失去了意义
D.“登天”不再是一件难事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7.某同学骑自行车从城关中学下长坡时,在途中由于车速过快,于是捏紧刹车,降低车速,保持安全速度匀速行驶,至坡底下车检查,发现刹车片发烫,说法正确的有(  )
A.刚下坡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车速变快
B.刹车片发烫,是做功改变了内能
C.刹车片温度升高,但比热容不变
D.刹车片磨损后,质量减少,含有的热量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时间是小车到达A、B、C三处电子表的显示刻度:
(1)该实验依据的实验原理是v=$\frac{s}{t}$.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缓(填“陡”或“缓”)些.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AC段v=0.033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测量时间,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导致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大(填“大”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我们从不同方向都能看到黑板上文字,是由于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其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实例中,属于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晒太阳B.钻木取火C.搓手取暖D.擦燃火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