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体积为5×l0-33的铜块浸没在水中。求:(1)该铜块所排开水的体积V排。
(2)该铜块所受到的浮力F浮。
(1)5×l0-3m3(2)50N   

试题分析:(1)由于铜块浸没在水中,它排开水的体积就是自身的体积。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在玻璃瓶里装一些红色的水,取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让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并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这样小明就制成了一个简易的多功能物理实验演示器.当把此装置从山脚带到山顶时,发现玻璃管内液面升高,这说明______;取一吸管,靠近玻璃管口,通过吸管向右吹气,如图所示,发现玻璃管内液面上升,这说明______;将瓶内灌满水,塞紧塞子,用力挤压瓶子,发现玻璃管内液面上升,这说明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为了延长水果的存放时间,果农先将水果浸没到自己配制的保鲜液中,再用保鲜纸包住就能存放比较长的时间。若将同一个苹果先后放入甲乙两个容器的保鲜液中,静止后苹果的浮沉情况如右下图所示,则甲乙两容器中保鲜液的密度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甲中的大B.乙中的大
C.一样大D.条件不够,不能比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非非和柚柚利用吸管、细铁丝和石蜡各制作了一支简易密度计。非非的密度计的质量为10g,放人液体中,漂浮在液面上,如图甲,密度计受到的浮力,        N,排开的液体重力,        N。柚柚的密度计放人液体中,沉到容器底,不好测量液体密度,如图乙,请提出一种改进方法      。(g取1 0 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杠杆AB可绕支点O自由转动,将金属块用细绳悬挂在杠杆A端,把石块用细绳悬挂在杠杆B端时,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所示。若将石块浸没在水中,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需在杠杆A端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F,其大小为石块所受重力的。已知=,则石块的密度为      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一艘轮船由东海驶入长江.所受到浮力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该船在南京港卸下货物前后,船的吃水线深度减小0.2 m,该船在水面附近的水平横截面积平均为4500 m2,则卸下的货物的质量约为_______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图所示为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装置。

(1)小军同学用弹簧测力计、石块、烧杯、小桶等进行实验操作。按图所示A、B、C、D四个步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F4。如果                         相等,就可以得到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2)小芳同学完成步骤A后,直接完成E步骤:将石块浸没在底面积为S的圆柱形玻璃杯中静止时,测得水面比石块未放入时升高了H,则石块排开的水的重力:
G=                 ,石块的密度ρ=                    
(28小题各空均用题中已知字母构成表达式;水的密度以ρ表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以g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工人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河边打捞水中的物体M。打捞过程中物体M在水中匀速上升的速度为0.2m/s,此时工人做功的功率为360W;当物体被打捞出水面后,工人对绳子施加最大的拉力,恰好能使物体继续匀速上升。已知:工人的质量为70kg,物体M的密度为2.5×103kg/m3。不计绳重、轴摩擦及水对物体的阻力,g取10N/kg。求:

(1)物体M的重力GM
(2)动滑轮的重力G
(3)物体离开水面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结果请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① 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② 可能跟物体的重力有关;
③ 可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
④ 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
⑤ 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小明做了如图16所示的实验;他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个铁块,依次把它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在这一实验中:
(1)铁块分别在水中1、2、3的位置,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在位置3、4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又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说明                                。
(2)比较实验的整个过程,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的变化规律,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能证明上述猜想       是正确。(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