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2.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固体分子的排列紧密,分子间的距离小,作用力很大.在固体内部的分子只能在各自的位置附近做运动.气体很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大,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小.

分析 (1)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间的引力使得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由于斥力的存在,使得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
(2)固态时分子只在平衡位置上振动,分子间距很小,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大,所以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一定的体积,不易被压缩;
液态时分子在平衡位置上振动一段时间,还要移动到其他的位置上振动,分子间距比固态大,分子间的作用力比固态小,所以液体有一定的体积,但是没有一定的形状,不易被压缩;
气态分子间距很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小,分子可以自由运动,所以气体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易被压缩.

解答 解:固态时分子只在平衡位置上运动,分子间距很小,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大;
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分子间作用力较小,故气体容易被压缩.
故答案为:小;很大;大;较小.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子间的作用力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所示小英到鞋店去买鞋,她站在镜子MN前看自己穿着新鞋的效果.
(1)画出代表着新鞋的点A在平面镜中的像.
(2)小英向后退了几步,新鞋在镜中像的大小不变(选填“变大”、“不变”、“变小”),与新鞋的距离变大(选填“变大”、“不变”、“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用尺子作乐器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有关时,小明做了以下实验:
(1)用尺子作乐器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 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当尺子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钢尺的振动频率低于人的听觉频率下限.
(2)用尺子作乐器探究决定响度大小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保持人耳到钢尺的距离不变.我们想要改变钢尺振动幅度的操作是改变拨动尺的力度,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填“控制变量法”、“类比法”或“转化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在如图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2>R1>0,R2=10欧,R的最大阻值是20Ω,当R的滑片P在a端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46A,那么当滑片P在b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不可能是(  )
A.0.20AB.0.21AC.0.22AD.0.23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闭合如图电路中的开关,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有示数.当导电夹向右滑动时(  )
A.电流表示数增大B.电流表示数减小C.电压表示数增大D.电压表示数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电池使用说明中都有一条提示:“请一次性更换所有电池,以免新旧电池混用”.小海同学用所学物理知识探究这条提示的依据.用定值电阻替代电动车,通过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比较电池给定值电阻提供的电压差异究竟有多大.小海设计了图示电路.将同一型号的新、旧电池分别接入A、B间进行实验,将开关S闭合前后的电压表读数记录在表中.
电源S断开时电压/VS闭合时电压/V
两新3.23.1
一新一旧1.91.3
一新1.61.5
(1)分析表中两列数据,第二列数据能说明串联的一新一旧电池给定值电阻提供的电压,不仅小于两节新电池提供的电压,竟然也小于一节新电池提供的电压!
(2)为什么一新一旧电池给定值电阻提供的电压小于一节新电池提供的电压?
原因分析:根据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用一新一旧电池供电的电路中,废旧电池相当于在以一节新电池为电源的电路中串联了一个电阻,综合上述小海的探究,结合你的认识,从能量的角度可以得出电池使用说明中提示的依据是新旧电池混用,废旧电池会消耗新电池的部分能量.
(3)你认为小海的实验还存在的问题是需要换用不同型号新旧电池进行了多次实验,得到普遍性的规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小华骑自行车下坡时,想到从斜面下滑物体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回家后她找来了小车、秒表、刻度尺和充当斜面的木板进行探究,如图所示.首先对影响小车下滑快慢的因素作出以下猜想,猜想一:与小车的质量有关;猜想二:与斜面的高度有关;猜想三:与斜面的长度有关.
(1)根据所学知识,断定猜想二是正确的,依据是动能是重力势能转化而来的.
(2)为了验证猜想一,小华设计的方案是在小车内放置不同数量的钩码,分别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释放,测出下滑的时间.小华测量的结果如下表,她怀疑第三次测量错误,于是重新测量并进行了修正.你认为小华第三次测量时间偏小的原因,除了秒表的使用和小车开始的位置不符合设计的要求外,还有一种在操作上存在的问题可能是小车未从静止释放或开始时人推了小车一下;经过对修正后的数据分析,猜想一是错误(正确/错误)的.
(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华设计的方案是将小车分别从距斜面底端不同距离处由静止释放,测出下滑的时间.她通过测量发现下滑的时间不同,于是得出猜想三是正确的.请对小华这一探究作出评价,指出她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是①改变长度时,没有控制高度一定;②路程不同,不能只通过时间比较运动快慢.
实验次数1234
小车内放置钩码的质量m/g050100150
时间t/s2.52.52.02.5
(4)接着小华又作出:“小车下滑的快慢还与斜面倾角有关”的猜想,你认为她不需要(需要/不需要)进行实验探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你所在考场的温度约60℃B.一袋方便面的质量约为5g
C.中学生跑完50m用时约3sD.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15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对下列物理量的估测中,你认为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个玻璃杯的质量约为5kgB.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m
C.北京6月最高气温约为60℃D.初中生跑100m约需8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