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8.在某一温度下,两个电路元件甲和乙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R>R(填“>”“<”或“=”);若将甲和乙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V的电源两端,则干路中的电流是0.6A;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1.2W;若将甲和乙串联后接在电压为3V的电源两端,甲的实际功率为0.4W.

分析 (1)首先从元件甲和乙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图中任找一点读出对应的电流和电压,再利用公式R=$\frac{U}{I}$计算出元件甲和乙的电阻.
(2)元件甲和乙并联,而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由图表可知2V电压下通过两元件的电流,利用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I=I+I计算出电路中的总电流;利用P=UI即可求出总功率.
(3)元件甲和乙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电阻的特点可以计算出电路中的总电阻,又知道电源电压,可利用欧姆定律I=$\frac{U}{R}$计算出电路中的电流,利用P=I2R即可求出甲的实际功率.

解答 解:
(1)由元件甲和乙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图象可知,当U=U=U=2V时,I=0.2A,I=0.4A,
则由I=$\frac{U}{R}$可知:
元件甲的电阻R=$\frac{{U}_{甲}}{{I}_{甲}}$=$\frac{2V}{0.2A}$=10Ω,
元件乙的电阻R=$\frac{{U}_{乙}}{{I}_{乙}}$=$\frac{2V}{0.4A}$=5Ω,
所以R>R
(2)将元件甲和乙并联在2V的电源两端,则U=U=U=2V,
从图可知,此时通过元件甲的电流为I=0.2A,此时通过元件乙的电流为I=0.4A,
所以干路中的总电流为:I=I+I=0.2A+0.4A=0.6A,
总功率P=UI=2V×0.6A=1.2W.
(3)若将甲和乙串联后接在电压为3V的电源两端,则电路中的总电阻为:R=R+R=10Ω+5Ω=15Ω,
所以电路中的电流为:I=$\frac{U}{{R}_{串}}$=$\frac{3V}{15Ω}$=0.2A,
则P=I2R=(0.2A)2×10Ω=0.4W.
故答案为:>;0.6;1.2;0.4.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串、并电路中电阻、电流、电压的特点以及欧姆定律的应用,关键是从图象读出有用的信息,并可以根据图象得出两元件的电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工作的电器设备是(  )
A.电饭煲B.洗衣机C.电冰箱D.柴油发电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有一氧气瓶,用了一段时间后,瓶内氧气的密度将(  )
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1μm的颗粒悬浮物,能被肺泡吸收并进入血液,影响人体健康.某科研队伍成功研制出PM2.5净化器,其原理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1、S2后,风扇旋转吸入含有颗粒物空气,当颗粒物接近带有负电荷的光洁金属网C时会被快速吸引过来,这是因为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当颗粒物快速通过光洁金属网C后,会带上负电荷,然后被带有正电荷的棉芯D吸附住,这是因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利用身边的器材可以做很多小实验来验证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小明利用气球做了以下几个小实验:
(1)图甲所示,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图乙中两只气球自由悬挂在空中,用粗吸管对准A点沿垂直于纸面方向用力吹气,可观察到两气球分开(选填“分开”或“合拢”),这是因为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3)图乙中,若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从A点靠近气球,可观察到两气球分开 (选填“分开”或“合拢”),这是因为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太阳光通过一个三棱镜后,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在白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光带上色光的排列依次为红、橙、黄、绿 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 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的原理制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指针所指的示数为2.2N.杠杆所处的状态如图2所示,此时应移动水平(选填“平衡螺母”或“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以方便测出力臂.
(2)杠杆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一本书,质量为0.2千克,受到重力的作用,大小为1.96牛,方向是竖直向下,此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同时书还受到支持力的作用,大小是1.96牛,方向是竖直向上,此力的施力物体是桌面,这两个力的关系是一对平衡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的活动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

(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蜡烛火焰、凸透镜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在同一高度上,为实验探究做好准备.
(3)如图乙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10cm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为止.生活中照像机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
(4)在图乙所示情况下,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为了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在凸透镜左侧附近安装一个焦距适当的凹透镜(凸透镜/凹透镜),这与近视(近视/远视)的矫正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