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10?卢湾区二模)某小组同学研究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分别位于支点两侧的直杠杆的使用特点.他们 先用弹簧测力计缓慢提起钩码,如图 (a)所示,再分别用已调平衡的直杠杆缓慢提起相同钩码,如图 (b)、(c)、(d)所示.请仔细观察如图 的操作和测量结果,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①比较图 (a)与(b)[或(a)与(c),或(a)与(d)]两图可得:
使用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分别位于支点两侧的直杠杆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使用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分别位于支点两侧的直杠杆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②比较图 (b)与(c)与(d)三图可得:
使用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分别位于支点两侧的直杠杆提重物时,当阻力、阻力臂不变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
使用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分别位于支点两侧的直杠杆提重物时,当阻力、阻力臂不变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
分析:在比较实验结果时,一定要分清相同的量与不同的量分别是什么,再分析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解答:解:①比较图 (a)与(b)[或(a)与(c),或(a)与(d)]两图可以看出,提升的钩码相同,但一个向上拉弹簧没力计,一个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使用杠杆后改变了用力的方向;
②比较图 (b)与(c)与(d)三图可以看出,动力、动力臂不变,动力臂依次增大,动力却越来越小.
故答案为:①使用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分别位于支点两侧的直杠杆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②使用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分别位于支点两侧的直杠杆提重物时,当阻力、阻力臂不变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点评:此题中的分析关键是要明确变量与不变量是哪些,再找出变量间的关系,并用规范的语言加以叙述.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0?卢湾区二模)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0?卢湾区二模)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标志,“轻声”是指声音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0?卢湾区二模)标有“220V 800W”字样的家用电器可能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0?卢湾区二模)如图所示,用力F匀速提起重为G的物体A.若不计滑轮重及摩擦,关于所用滑轮的种类和力F的大小,正确的判断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0?卢湾区二模)某小组同学在做“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过程中发现:发光物体通过不同凸 透镜所成实像的高度有时是相同的,有时是不同的.为了研究发光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实 像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把不同高度的发光物体A、B分别放在焦距为f1 和f2 的凸透镜 前,按正确的方法安装和调节好实验装置,进行了多次实验,每次都在光屏上得到发光体 清晰的像,并记下相应的物距u和像距v,测出像的高度h,记录数据如表一、表二和表三所示.
表一:发光物体 A
凸透镜的焦距为f 1
实验序号 u(厘米) v(厘米) h(厘米)
1 20 60 1.8
2 30 30 0.6
3 60 20 0.2
表二:发光物体 B
凸透镜的焦距为f 1
实验序号 u(厘米) v(厘米) h(厘米)
4 20 60 2.7
5 30 30 0.9
6 60 20 0.3
表三:发光物体 B
凸透镜的焦距为f 2
实验序号 u(厘米) v(厘米) h(厘米)
7 16 48 2.7
8 24 24 0.9
9 48 16 0.3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与4或2与5或3与6
1与4或2与5或3与6
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发光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实像的高度与发光物体的高度
有关
有关
(选填“有关”或“无关”).
②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二和表三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并归纳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
4与7或5与8或6与9
4与7或5与8或6与9
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 论是:
同一发光物体通过不同凸透镜成实像,当像距与物距的比值相同时
同一发光物体通过不同凸透镜成实像,当像距与物距的比值相同时
,像的高度是相同的.
(b)分析比较
4与5与6或7与8与9
4与5与6或7与8与9
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 论是:
同一发光物体通过相同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与物距的比值越大,像的高度越高
同一发光物体通过相同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与物距的比值越大,像的高度越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