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6.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物块(ρ<ρ)放入圆柱形容器底部,如图1所示.逐渐向容器内倒入水(水未溢出),测量容器内水的深度h,分别计算出该物块对应受到的浮力F浮,并绘制了如图2(实线)所示的图象.(g取10N/kg)
(1)在水中,h=12cm时,物块处于漂浮状态(选填“漂浮”、“悬浮”、“沉底”),物块重为8N.
(2)未倒水前物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800Pa,物体的密度为0.8×103kg/m3
(3)更换一种液体重复上述实验,绘制了如图2(虚线)所示的图象.h=12cm时,物块处于沉底状态(选填“漂浮”、“悬浮”、“沉底”),液体的密度为0.7×103kg/m3.当h=12cm时,水中物块的重力势能>液体中物块的重力势能.(选填“>”、“<”或“=”)

分析 (1)物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由图象可知,水的深度从h=8cm以后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再发生变化,则物体处于漂浮状态,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相等;
(2)利用p=$\frac{F}{S}$可求得未倒水前物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知道边长可求体积,根据ρ=$\frac{m}{V}$=$\frac{G}{Vg}$求出物体的密度;从图象中读出h=12cm以后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比较物体的重力和受到的浮力判断物体的状态,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液体的密度即可得出答案.
(3)从图象中读出h=10cm以后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比较物体的重力和受到的浮力判断物体的状态,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液体的密度;物块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和所处的高度有关,比较物体在水中和液体中的高度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解:(1)由图象可知,水的深度从h=8cm以后物体受到的浮力8N不再发生变化,
因ρ<ρ
所以,物体处于漂浮状态,
因物体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相等,
所以,物体的重力G=F=8N;
(2)未倒水前物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frac{F}{S}$=$\frac{8N}{0.01{m}^{2}}$=800pa,
物体的密度ρ=$\frac{m}{V}$=$\frac{0.8kg}{0.001{m}^{3}}$=800 kg/m3
(3)由图象可知,当容器中液体的深度大于10cm时,物体受到浮力保持不变为7N,
故当h=12cm时,由F=ρgV可得,
ρ=$\frac{{F}_{浮}}{g{V}_{排}}$=$\frac{7N}{10N/kg×0.001{m}^{3}}$=700 kg/m3,当h=12cm时,水中物块的重力势能大于液体中物体的重力势能.
(3)由图象可知,当h=10cm以后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7N不变,
因F′<G,
所以,物体处于沉底状态,
因物体完全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
由F′=ρgV可得,液体的密度:
ρ′=$\frac{{F}_{浮}^{′}}{gV}$=$\frac{7N}{10N/kg×0.001{m}^{3}}$=0.7×103kg/m3
当h=12cm时,水中物块的高度大于液体中的高度,
所以,水中物块的重力势能大于液体中物块的重力势能.
故答案为:
(1)漂浮;8;
(2)800;0.8×103
(3)沉底;0.7×103;>.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体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压强公式、密度公式、影响物体重力势能因素的应用,关键是根据图象读出物体受到的浮力和所处的状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如图所示,已知R1和R2的电阻分别为10Ω和20Ω,电源电压为3V,则电流表A1的示数是0.3A,A2的示数是0.45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在“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中,已连接的部分电路如图a所示,图中电源电压恒定,小灯泡上只能看到“3.8V“字样.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正确连接实验电路后,开关试触时,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其故障原因可能是灯泡断路.
(3)故障排除后开始实验,当变阻器滑片滑到图示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0V,接着应将滑片向右滑动,直至灯泡两端电压为额定电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b所示.则灯泡的额定功率为1.52W.
(4)实验时某小组学生发现电流表损坏,他们想设计一个不用电流表测定该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于是向老师要了一个R0的定值电阻(阻值适当),和一个单刀双掷开关(符号为(),借助原有的实验器材,顺利完成了实验,假如由你来做实验,要求电路只连接一次,请设计实验方案.
①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
②简述实验步骤.a、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闭合开关S1、S2接1,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为3.8V.
b、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变,S2接2,读出电压表示数U(用相应的字母表示测出得出物理量)
③写出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P=$\frac{3.8V×(U-3.8V)}{{R}_{0}}$.(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在“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2.5V,电阻大约为10Ω左右,可供选用的滑动变阻器R1和R2的最大阻值分别为10Ω、50Ω,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应该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R2(选填“R1”或“R2”).
(3)电路正确连接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但电流表有示数,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向左移动变阻器的滑片,看灯是否发光.
(4)如图2是根据实验数据绘成的U-I图象.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0.5W.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小灯泡的电阻将变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继续移动滑片,小灯泡突然熄灭,此时电流表示数为0,而电压表有示数,那么发生的故障是小灯泡断路,此时电压表的示数是6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做“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实验,他们使用的器材有:两节新干电池,三个定值电阻R1=5Ω、R2=10Ω、R3=20Ω,一个标有“15Ω,1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

(1)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连接电路,开关应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左填“左”或“右”)端.
(3)实验时:
a、当电路中接入的电阻为R1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1.5V,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1
b、用R2替换R1接入电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1.5V,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2
c、用R3替换R2接入电路时,他们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都无法使电压表的示数达到1.5V,可能的原因是: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偏小或者R的阻值偏大(写出一种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1所示,木块的长度为1.70mm.
(2)如图2,重为G的小球放在水中,画出它所受重力和浮力的示意图.
(3)完成如图3的光路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在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探究中.

(1)盛名将凸透镜正对太阳,调节纸片与凸透镜的距离,当纸片上出现的光斑最小最亮时,测出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5cm,则凸透镜焦距是5cm.
(2)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的A、O、B位置,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1所示,为使清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需将凸透镜向下(上或下)移动.
(3)盛名将蜡烛置于图2中点M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实像后,他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不改变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蜡烛向远离(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使烛焰的像变清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提起下列物体约需要2N的力的是(  )
A.一块橡皮B.一本八下物理课本
C.一个大西瓜D.一张单人课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此时,从侧面看去,白纸比平面镜还要亮.这是为什么?
答:这是因为手电筒发出的光正对着白纸上的平面镜照射的,镜面发生镜面反射,白纸发生漫反射.从侧面看去,没有(填“有”、“没有”)经镜面反射的光射入到眼睛中,所以镜面比较暗,而经白纸反射的光会有一部分射入到眼睛中,所以会看到白纸较亮,因此白纸比平面镜还要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