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3.水的比热是4.2×103J/(kg•℃),它的物理意义是1Kg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4.2×103J/(kg•℃).烈日炎炎的海滩,沙子温度比海水高许多,因为沙子的比热比水小.

分析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质的多少无关;
沿海地区,水多,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泥土沙石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

解答 解:
(1)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其物理意义是1kg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
(2)水的比热容在常见的物质中是比较大的,由Q=cm△t可知,在质量m与吸收或放出热量Q相同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变化△t较小,所以烈日炎炎的海滩,沙子温度比海水高许多.
故答案为:1Kg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4.2×103J/(kg•℃); 沙子的比热比水小.

点评 此题综合考查学生对比热容及其物理意义的理解和掌握,注意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和物体的质量、温度和吸收热量的多少无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小兰对生活中一些数据的估测明显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60gB.课桌高约8dm
C.一杯可乐约500LD.人步行的速度大约1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物体对乙物体有力的作用时,乙物体一定同时对甲物体有力的作用,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对力,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请你分析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有什么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同学在总结所做的物理探究实验时发现了如下规律:

(1)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时,都要采用控制变量法.为了研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长度的关系,应选用材料、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不相同的导线;为了研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应采取的操作方法是保持电流方向一定,改变磁场方向.
(2)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不易直接测量时,可以用转换法把它们间接表示出来.如图1的实验是通过观察小磁针的偏转,间接的知道导线周围有磁场产生;图2的实验是通过观察马德堡半球,间接的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3)有些实验装置经过适当的改进还可以进行其它的探究实验.图3中如果再增加一个滑动变阻器,我们就可以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大小的关系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述各种现象中,属于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锯条锯木头,锯条发烫B.擦划火柴,火柴头着火
C.金属汤勺放在热汤中,温度升高D.电流通过导体,导体会发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自然界有两种电荷,分别是正电荷和负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验电器是通过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原理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在图中标出通电螺线管上方小磁针静止时的N极及导线中的电流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请观察图中的两幅图,写出每幅图所联系的物理知识.

答案:第一幅图:铁轨下铺有枕木------增大受力面积可减小压强,第二幅图:两只小船都向后运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或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在图中,a、b间接入电源后,小磁针处于静止状态.在图中标出磁感线方向及a、b间电源正负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