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9.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

(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甲中画出物体AB所成的像.
(2)在图乙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

分析 (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的像A'B'.
(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完成作图: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

解答 解:
(1)由A向平面镜做垂线AO并延长,使OA'=OA;由B向平面镜做垂线BO'并延长,使O'B'=O'B;连接A'B'即为所求.如甲图所示.
(2)光线AO射向平面镜,作出法线ON,使∠BON=∠AON,作出反射光线OB,∠BON是反射角.如乙图所示.

点评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都可以完成平面镜成像作图,但是作图痕迹是不同的,依据是不同的,一定要明确题目要求.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小邹同学用一块海绵和两块规格相同的长方体砖块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仔细观察,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海绵的凹陷程度来确定.
(2)分析比较图乙、丙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3)分析比较图甲、乙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4)这里所用的实验方法是控制变量法法,试根据学过的物理知识,再列出一例用这种方法研究的问题: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一束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到空气与水的界面上,请画出光线射到界面后的传播光路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凸透镜的焦距为8cm,物体放在离凸透镜12cm远处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将会出现物体倒立,放大的实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所示为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O为入射点,ON为法线,面板上每一格对应的角度均为10°.实验时当入射光线为AO时,反射光线为OB;当入射光线为CO时.反射光线为OD;当入射光线为EO时,反射光线为OF.
(1)请你完成以下表格的填写.
实验序号入射光线入射角反射角
     1AO  50°
     2   CO  40°
     3   EO  20°
(2)分析上述数据,我们可以得出初步结论: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将面板NOF向后折,面板上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4)在该实验中,当光逆着原来的反射光线入射时,反射光线也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线反射出去,这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同学在“探究动滑轮”的实验中,实验数据填在表中:
(1)弹簧测力计应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钩码;
(2)分析比较表格中G、F(用物理量的符号表示)两个物理量大小,可知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
(3)请把表格中的空白处数据填写完整;
(4)分析数据还可以发现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钩码重有关.
次数钩码重G/N钩码升高高度h/m测力计示数F/N测力计移动距离S/m机械
效率
110.20.70.471.4%
220.21.20.483.3%
330.21.70.488.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在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小凯把所有元件连成了如图所示的电路,正准备闭合开关时,旁边的小兰急忙拦住他,说接线错了.
①检查发现只要改接一根导线就可以,请你把接错的那一根导线找出来,打上“×”,再画线把它改到正确的位置上.
②他们利用正确的电路实验并记录了数据,请你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
次数R/ΩU/VI/A
11010.1
21020.2
32020.1
4154.50.3
(A)对比1.2说明: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对比2.3说明: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③该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保护电路,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现象的是(  )
①热水上方看到“白气”②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③地面上出现结霜④积雪消融.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所示是某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试验中进行的一个探究活动(每个滑轮等重,忽略绳重及各种摩擦力),测得数据如下表.
  钩码重/N钩码上升的高度/cm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cm 
 甲 5 2.0 15
 乙 5 1.7 20
(1)实验时应该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绳子使钩码上升.
(2)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3.5%;小强用丙装置也将钩码匀速提升了5cm,则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