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时,如图所示,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在不同材料(毛巾、棉布、木板)的水平面上运动,分别停在图示位置.请回答:
(1)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______;
(2)小车在三种不同材料的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不等,说明______;
(3)由这个实验可得到结论:______.
(4)在此实验的基础上,可推理得出______.

解:(1)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只需改变接触面的不同,所以应让同一辆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使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初速度相同;
(2)从实验中可以看出,水平面越光滑,对小车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得越远,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慢;
(3)小车在不同平面上同过的距离不等,就说明了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不同,小车运动距离越长就说明摩擦阻力越小;即在小车速度相等的情况下,受到的阻力越小,滑行的距离越长.
(4)从实验可以得出,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滑行的距离越远;因此如果小车不受阻力作用,那么小车将保持原来的速度和方向永远运动下去;即运动的小车,当不受到阻力作用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1)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2)水平面越光滑,对小车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得越远,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慢;
(3)在小车速度相等的情况下,受到的阻力越小,滑行的距离越长;
(4)运动的小车,当不受到阻力作用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分析:(1)实验中,我们要探究的是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因此,应控制小车在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只改变接触面的阻力大小,这样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要求;
(2)小车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阻力的作用,接触面的阻力越大,对小车的影响就越明显,可以从这一角度进行分析;
(3)根据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小车滑行的距离进行归纳.
(4)可以假想水平面无限光滑,那么阻力就无限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就会无限远,最后可达到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理想状态.
点评: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所用到的实验方法除控制变量法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方法,那就是科学推理法,也被称为理想实验法.因为,表面的绝对光滑只是一种理想状态,无法在现实中达到,因此,只能是在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再加上科学推理来得出结论,这一点需引起我们的注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8、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用同一辆小车,分别从相同的高度沿着斜面滑行下来.然后让小车在三种不同材料的水平面上继续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在如图示的位置上,则:
(1)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滑下,是为了保证小车在三种不同材料的水平面上开始运动的
速度
相同,造成实验起始条件相同的局面.
(2)使用三种不同材料的水平面是为了让小车运动时受到的
阻力
不同,而力是改变物体
运动状态
的原因,使小车运动的距离不相同.
(3)小车在不同材料表面前进的距离不相同,说明小车在粗糙表面上受到的阻力大,前进的距离短;在比较光滑的玻璃板上前进的距离长,受到的阻力小,因此推理出当小车不受阻力时,应该沿着光滑的水平面永远保持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不变.
(4)小车在平衡力作用下静止时,如果一切外力消失,将永远保持
静止
状态不变.
(5)从这个实验可以推理得出结论
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6)这个结论虽然不能用实验直接证明,但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因此已成为大家公认的
力学
基本定律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2?平原县一模)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接触面 毛巾 棉布 木板
小车移动的距离s/cm 18.3 26.8 98.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时,同一小车从同样光滑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接着在表面材料不同(毛巾、棉布、木板)的水平面上继续运动,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不同地方,请回答:
(1)从能量的观点分析,小车为什么要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1分
(2)小车在三种不同材料的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不等,说明了什么?
(3)由这个实验推理可得出什么结论呢?(1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用同一小车从同样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接着在材料不同的平面上继续运动,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为什么要使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
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等的速度
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等的速度

(2)平面越光滑,滑块受到的摩擦力越
,滑块前进的距离就
越大
越大

推论:假如平面没有摩擦,滑块将做
匀速直线
匀速直线
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