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3.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支持面
B.重力的大小不随物体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C.老师正在黑板使用的粉笔质量变小,重力变小
D.空中加速上浮的氢气球不受到重力

分析 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即指向地心;重力与质量关系为G=mg.

解答 解:
A、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不一定总垂直于物体的支持面;故A错误;
B、重力的大小与物体所处的位置(纬度)有关,即随物体位置变化而变化,故B错误;
C、粉笔在使用时,其质量变小,根据G=mg,其重力也变小;故C正确;
D、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故空中向上飘的气球也受到重力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深入理解重力概念以及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小文想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桌上有两个凸透镜,焦距分别为10cm和20cm.

(1)小文将其中一块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当烛焰、透镜及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他选择的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此时像的性质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2)小文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20cm刻度线处,为了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你认为他的具体操作过程是向左移动光屏(或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此时像的大小与图中的像相比变小(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了.该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照相机.
(3)实验(2)的基础上,小明固定蜡烛和凸透镜,在蜡烛和凸透镜间放上自已所佩戴的近视眼镜,若仍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需要将光屏向远离(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此时所成的清晰像为实像(填“实”或“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如图是着陆于月球表面的探测器--嫦娥三号,由于月球表面是真空,探测器在月球下降时不能使用降落伞,只能靠探测器上发动机点火受力软着陆在月球表面.探测器在月球下降过程中,相对于月球是运动(填“运动”或“静止”)的.如图所示,月球车上面有天线,地面上的工作人员通过电磁波(填“电磁波”或“声波”)实现对月球车的控制.月球车上的太阳能电池板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属于可再生(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如图所示,物体重G=180N,滑轮重G′=40N,若用力F竖直向上匀速拉动滑轮,则拉力F=400N,该滑轮的机械效率为90%.(不计绳重和滑轮转轴处的摩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如图所示,小球从斜面上静止滚下,最后停在粗糙水平面上的C点处,从B点到C点的过程中,小球做变速直线运动(匀速/变速),这是因为小球受到摩擦力作用的缘故,此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减小(增大/减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如图所示是冬奥会短道速滑比赛中夺金的场景.在滑行的过程中,依冰面为参照物,运动员是运动(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刀与冰之间的摩擦属于滑动(选填“滑动”或“滚动”)摩擦;在压力的作用下,冰融化成水,使冰刀与冰面之间的摩擦变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小张利用海绵、桌子和砝码进行了探究实验(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探究的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B.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C.探究过程分析:通过观察海绵凹陷面积大小判断受力效果
D.探究的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一个木块重50N.放在水平地面上,如果该木块在水平面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是10N,问:
(1)用4N的拉力向右水平拉木块时,木块静止不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少?
(2)用15N的拉力向右水平拉木块时,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少?木块做什么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关于材料与技术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纳米材料制成的奶瓶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的功能
B.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二极管是由导体制成的
C.超导材料电阻为零,所以不适合做输电线
D.核潜艇是利用核裂变提供动力,核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闂備胶枪妤犲繘骞忛敓锟� 闂傚倸鍊搁崑濠囧箯閿燂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