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的杠杆中,使用时利用了其省距离特点的是(       )

            

A 脚踏板           B 扳手             C 指甲刀           D食品夹


D【解析】脚踏板、扳手和指甲刀都是省力杠杆,应用了杠杆省力费距离的特点。而食品夹是费力杠杆,省距离。故本题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如图17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的阻值为10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1的示数为0.3A,电流表A的示数为0.5A。

求:(1) 电源电压;

(2) 电阻R2的阻值;

(3) 通电10s R1和R2消耗的总电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

     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凝华现象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00秒34毫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点火推上太空。12月14日,月球探测器携带“玉兔”号月球车在月球表面安全软着陆。在着陆前,嫦娥三号从距离月面15公里下落,而这一阶段地面测控基本“无能为力”,完成这一阶段需要约12分钟时间,称为“黑色720秒”。此间,嫦娥三号依靠自主控制,经过了主减速段、快速调整段、接近段、悬停段、避障段、缓速段等6个阶段,相对速度从每秒1.7公里逐渐减为0。在距离月面100米高度时,探测器暂时停下脚步,利用敏感器对着陆区进行观测,以避开障碍物、选择着陆点。再以自由落体方式走完最后几米,最后嫦娥三号平稳“站”在月面上,此时它的4条着陆腿触月信号显示,嫦娥三号完美着陆月球虹湾地区。通过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嫦娥三号从距离月面15km下落,经过“黑色720s”的时间到达月面,该着陆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2)嫦娥三号在距离月面100m高度时,探测器暂时停下脚步(即进入悬停段),利用敏感器对着陆区进行观测,若探测器向月面发射信号传播的速度为3×108m/s,则从发射信号到接收信号经过的时间为多长?(保留2位有效数字)

(3)嫦娥三号距离月面100m高度处悬停后继续下落,25s内下降了70m,最后剩余过程的平均速度为2m/s,则它在这100m内的平均速度为多少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中国海事第一舰——“海巡01”轮在海上展开拉练,“海巡01”轮配备有强声设备,可遥控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150分贝的警示音、语音等声波,对海盗起到震慑作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海巡01”发射的声音越大,传播的就越快

B.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

C.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为了在入耳处减弱噪声

D.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小丽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完杠杆平衡条件后,进行了如下总结,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调节杠杆平衡时:哪端高平衡螺母就向哪个方向调

B.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主要是为了避免杠杆自身重对实验的影响

C.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还能方便的读出力臂

D.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当把密度为7.9×103kg/m3的铁块A放在木块上时,木块刚好全部浸入水中.若把与A体积相等的合金块B悬挂在这个木块下方,木块也刚好全部浸入水中(细线质量和体积均忽略不计),则合金块的密度是(  )


A.6.9×103kg/m3

B.7.9×103kg/m3

C.8.9×103kg/m3

D.9.9×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有两个不同品牌的甲、乙白炽灯,均标有“10V  14W”,两盏灯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是     Ω.由实验测量结果作出的U-I图象如图所示(用实线表示甲灯图象,用虚线表示乙灯图象).如果将两灯并联接入电压为6V的电路中,     灯较亮.

   第7题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下列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


A.高速行驶汽车 B.烧水时水 C.反复弯折铁丝 D.钻木取火

车胎温度很高 温升高 铁丝发烫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