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7.小明同学想测出一个实心小木球的密度,但是发现小木球放在水中会飘浮在水面上,无法测出他的体积.于是他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a)把测量的水倒进量筒中,如图1(甲)所示,记录此时水的体积为V1
(b)用细线在小木球下吊一个小铁块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1(乙)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V2
(c)把小铁块单独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1(丙)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3
(d)从水中取出小木球,用天平测量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2所示,记录小木球质量为m;
(e)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结果.
(1)实验中使用天平测出小木球的质量为11.2g,木球的体积为20cm3.此值比木球密度真实值要偏大(选填“偏大”或“偏小”).
(2)实验后,小明想如不用天平,只在(a)(b)(c)三个步骤中增加一个步骤也可以测出小木球的密度.请你写出这个步骤:剪断细线让小木球在水中处于漂浮状态(或静止后),静止时记录此时量筒中水面的示数为V4
根据你补充的步骤,写出计算小木球密度的表达式:$\frac{{V}_{4}-{V}_{1}}{{V}_{2}-{V}_{3}}•{ρ}_{水}$.(用字母表示,水的密度为ρ

分析 (1)木球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注意标尺的分度值;木球的体积等于木球、水和铁块的总体积减水和铁块的体积;根据ρ=$\frac{m}{V}$计算出木球的密度;造成测量误差的环节主要产生在木块质量的测量上,因为吸水后的木球质量将变大;
(2)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当物体漂浮时,浮力与重力相等,则木球的质量等于漂浮时排开水的质量;从而可以得出木球的密度公式.

解答 解:(1)由图2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木球的质量m=10g+1.2g=11.2g;
量筒的分度值为2ml,由图乙知,V2=46cm3,由图丙知,V3=26cm3,所以木球的体积V=V2-V3=46cm3-26cm3=20cm3
木球的密度ρ=$\frac{m}{V}$=$\frac{11.2g}{20c{m}^{3}}$=0.56g/cm3;因为木块在浸入水中时会吸水,再测质量时会造成质量偏大,根据ρ=$\frac{m}{V}$可知:密度测量结果偏大;
(2)剪断细线让小木球在水中处于漂浮状态(或静止后),静止时记录此时量筒中水面的示数为V4
木球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所以m=m(V4-V1);
V=V2-V3
木球密度的表达式:ρ=$\frac{m}{V}$=$\frac{{V}_{4}-{V}_{1}}{{V}_{2}-{V}_{3}}•{ρ}_{水}$
故答案为:(1)11.2;20;偏大;(2)剪断细线让小木球在水中处于漂浮状态(或静止后),静止时记录此时量筒中水面的示数为V4;$\frac{{V}_{4}-{V}_{1}}{{V}_{2}-{V}_{3}}•{ρ}_{水}$

点评 此题是测量木球的密度实验,考查了天平和量筒的读数及密度的计算,同时涉及到了物体的浮沉条件,学习(2)中测量漂浮物体质量的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小刘用天平、大烧杯、小烧杯和水来测量一石块的密度
(1)在使用托盘天平前要对天平进行调节,请将下列各步骤的字母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ACB;
A.组装好天平,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
B.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C.把游码置于标尺的零刻度线处
(2)天平调平后,小明测出了石块的质量,如图甲所示,石块的质量m=58.2g.
(3)因为石块较大,不能直接放入量筒中,小明用以下方法测量石块体积,操作步骤如下:
A.测出空小烧杯的质量为15.0gB.把装满水的大烧杯和空的小烧杯如图乙放置
C.把石块缓缓浸没入大烧杯中,大烧杯中部分水溢进小烧杯
D.待溢出的水全部滴入小烧杯后测出小杯的总质量是34.4g
(4)小刘计算出石块的密度ρ=3.0×103kg/m3
(5)小龙观察了小刘的实验后认为小刘测量体积的方法麻烦,他认为可以把小烧杯中溢出的水倒入量筒中,直接读出石块的体积.你认为采用谁的方案可以使测量误差更小?为什么?
(6)小刘在实验中找到了乐趣,他用一只圆柱形的塑料饮料瓶和一桶水、一把刻度尺就巧妙地测出了食用油的密度.他的操作步骤如下:
A.剪去饮料瓶的上部,保留圆柱部分,测出圆柱直径d
B.瓶中放入几个石块和少量水,使水没过石块,将它放入桶中.使它浮在水面上,测量露出水面的瓶高h1
C.在瓶内注入一些待测的食用油,测量瓶内水面上的油层厚度H
D.再次将瓶子放入桶中,测量露出水面的瓶高h2
①小刘为什么要在瓶中放入石块?使饮料瓶能够竖立在水桶中.
②倒入瓶中的食用油的体积是V=$\frac{π{d}^{2}}{4}$H;食用油的密度ρ=$\frac{{h}_{1}-{h}_{2}}{H}•{ρ}_{水}$;(用实验中的物理量d、h1、h2、H和水的密度ρ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玩具电动汽车是由电动机驱动的,下列插图中演示其原理的实验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5.工人师傅用滑轮组将物体提升一定高度,请在图中画出滑轮组的绕线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将一只铜球放在容器底部,然后向容器内注水,则铜球受到的浮力(  )
A.刚开始随注水量增大而增大B.刚开始随注水量增大而减小
C.水没过球后浮力不变D.与注水量的多少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1)如图1完成下列光路图并标注出入射角、反射角
(2)如图2所示,SA表示从空气斜射向水面的一束光,在图中画出这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折射光线(大致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下面是晓婷同学设计的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
表1
                          入射角                              15°                              30°                              60°
反射角15°30°60°
表2
实验序号1234
物到玻璃板的距离/cm15.3023.0225.6028.50
像到玻璃板的距离/cm15.3023.1525.6028.50
(1)如图1所示,为了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晓婷将一张白纸B放在水平桌面上,将一个平面镜A垂直白纸放置,用激光手电贴着B(选填“A”或“B”)照射,并记录下了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度数如上表1.通过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她将平面镜换成了玻璃板,并取来了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在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变短,蜡烛的像与用来找像的蜡烛不再重合  (选填“仍然重合”或“不再重合”).此时所成的像与物大小相同(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3)表2中的数据是一位同学测量的四组像和物体到玻璃板的距离.实验中刻度尺的使用以及读数均正确,但是分析数据时发现第二组的数据有较大的偏差,造成这个偏差的原因可能是C.
A、选用的玻璃板太厚
B、选用的玻璃板太薄
C、在判断蜡烛B与蜡烛A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出现了较大偏差
(4)如图2是从竖直墙壁上的平面镜看到的某电子钟所示的时间,则真实时间是12:0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的实验中,按照如图甲所示,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在如表的表格中
重量m/g100200300400500
重力G/N12345
(1)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如图乙中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象:
(2)由此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的大小跟质量成正比,其比值为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2016年5月22日17时08分在朝阳县(北纬41.63度,东经120.08度)发生4.3级地震,建晶县境内有强烈震感.
(1)许多动物对地震很敏感,在地震前,表现出惊惶不定的异常状态,而人本身地震前却无感觉,请解释为什么?
(2)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这个空间就是被称作的“生命三角”,如果晚上你正在床上.可以直接滚落床边,如果要做的更好一点,可以顺手拿起枕头来保护头部.请解释枕头保护头部的原因?
(3)在汶川地震救援中,救援人员在寻找被埋在废墟下的人们时,采用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有一种是利用生命探测器寻找.这生命探测器是通过探测到人体发出的红外线(超声波、红外线或电磁波)来确定人的位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