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在探究“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实验中,小明用了如图所示的两组实验装置.

(1)为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他应选择的装置是乙(选填“甲”或“乙”).实验结束后,同学们相互交流时,有的小组觉得把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过长,请你说出两条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①适当减少水量;②适当提高水温.
(2)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绘出了水沸腾时的温度-时间关系图象如图丙.请你找出丙图中哪段图象是错误的CD段.你判断的理由是: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实验时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烧杯底部,则测得试管内水的温度值偏大.
(3)若探究“冰的熔化”实验,他应选择的装置是甲(选填“甲”或“乙”),采用这种加热方式的好处是受热均匀;该实验应该选用较小的冰块(选填“较大的冰块”或“较小的冰块”),小明发现冰熔化过快.应采取的操作是移走酒精灯.
(4)如图丁所示为小明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特征回答下列问题:该物质是晶体(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点是48℃;该物质温度为35℃时处于固态(填“固”或“液”);该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持续的时间是6min.

分析 (1)根据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和探究“冰的熔化”实验的要求可以对装置做出选择;掌握减小加热时间的方法:适当减少水量;适当提高水的初温;给烧杯加盖.
(2)根据水沸腾的特点可找出图3中错误.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瓶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3)为使一些固态物质能够被均匀加热,可以将固体物质弄碎,并放入试管中,利用水进行加热,要减慢冰的熔化速度,可从怎样让烧杯中水的温度升高的慢一些入手.
(4)图中有一段时间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变,说明这是晶体熔化的图象,此时对应的温度点,就是它的熔点;在温度低于熔点时,物质呈固态;熔化持续的时间就是温度不变的那一段时间.

解答 解:(1)根据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和探究“冰的熔化”实验的要求可以对装置做出选择:水的沸腾实验可将水直接放入烧杯加热,并不需要放入试管中加热.故选乙.
因图中已经给烧杯加了盖,所以为了减少加热所用时间,除了适当减少水量,减少热量的损失或适当提高水温.
(2)水沸腾时温度不变,故CD段错误.试管中的物质是靠烧杯中的水加热的,试管底的温度比较高;实验时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试管底部,温度计反映的是试管底的温度,因此测得的温度值偏大.
(3)实验中选用较小的冰块,可以使冰受热更均匀;甲装置将需要加热的物质放入试管中,并用水进行加热,这样可以使物质受热更加均匀;
要减慢冰的熔化速度,可从怎样让烧杯中水的温度升高的慢一些入手,可以暂停加热、增加冰或水的质量,具体措施:移去酒精灯.
(4)图象中BC段吸热但温度不变,说明这是晶体熔化的图象,故该物质是晶体;
BC段所对应的纵轴的温度为48℃,这就是这种物质的熔点;35℃低于物质的熔点,此时物质处于固态;
观察BC段对应的横轴可看出,物质从第6min开始熔化,到第12min结束,共持续6min.
故答案为:(1)乙;①适当减少水量;②适当提高水温;(2)CD段;温度;大;(3)甲;受热均匀;较小的冰块;移走酒精灯;(4)晶体;48;固;6.

点评 本题要注意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和探究“冰的熔化”实验的区别以及沸腾的特点.还要注意区分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图象的区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l)小红先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调整凸透镜和白纸间的距离,直到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成一个最小最亮的点,如图甲所示,这一操作的目的是为了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2)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使他们的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3)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倒立、放大(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还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实像,应将光屏适当靠近凸透镜(选填“远离”或“靠近”).
(4)在(3)的基础上,若元件位置都保持不变,换用一个口径相同但焦距较短的凸透镜,为了还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光学元件是凹透镜.
(5)在(3)的基础上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在光屏上D
A.无法成像  B.呈现放大、正立的像 C.呈现放大、倒立的像 D.呈现缩小、倒立的像
(6)在(3)的基础上,若将一个不透明的小圆纸片贴在凸透镜的中央,则在另一侧的光屏上还能得到完整的像吗?能(选填“能”或“不能”).
(7)小明在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后,为进一步了解“视力矫正”的原理,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近视眼镜片,移动蜡烛,先让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像.拿开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他该使光屏靠近凸透镜或蜡烛靠近凸透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记录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012345678
温度/℃919395979999999999
(1)图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法正确的是B.
(2)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99℃.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
是否需要吸热,应停止加热,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3)水沸腾时,可以看到水面上方不停地冒“白气”,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水蒸汽遇冷液化成小水滴.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交流时,有的小组觉得把水加热到沸腾时的时间过长,请你说出一种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减少水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叫做U型管液体压强计,可以研究液体压强的规律.分析图(b)和(c)和(d)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如图(e)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的装置,可以用它来测定大气压的数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两辆汽车同时向东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甲车的速度是8m/s,乙车的速度是36km/h.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行驶;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西行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利用焦距10cm的凸透镜,高为3cm的发光体,光屏和光具座进行实验,将观察到的像、测得的物距u、像距v以及所成像的高h分别记录在表中,为了进一步研究,他们进行了一些适量的运算,将结果分别记录在表的后两列中.
实验序号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倒正 像高h/cm 像距与物 距之比(v/u) 物距与像距之 和(u+v)(cm)
 1 60.0 12.0倒立 0.60 0.20 72.0 
 250.0 12.5 倒立 0.75  0.25 62.5
30.0 15.0 倒立 1.50 0.50 45.0 
 18.022.5倒立   3.751.25 40.5 
56 16.026.7倒立  5.00  1.6742.7 
 6 14.035.0倒立 7.50  2.5049.0
(1)首先,他们初步得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①由实验序号1-3的数据,可得结论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f<v<2f;
②由实验序号4-6的数据,可得结论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
(2)他们继续分析数据,得到
①根据实验序号1-6的数据,分析比较像距v随物距u的变化情况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凸透镜成像时,像距v随物距u的减小而增大.
②根据实验序号1-6的数据,分析比较像高h与v/u的变化情况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凸透镜成像时,像高h与物高的比值等于像距与物距的比值.
③该小组同学继续利用表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a)根据实验序号1-3的数据,分析比较物距变化量△u与像距变化量△v的大小关系及成像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物距变化量△u大于像距变化量△v;
   (b)根据实验序号1-6的数据,分析比较物距u变化时,h、u+v的变化情况,可得出得初步结论是:当物体成实像时,物距越小,像越大,物距与像距的和(u+v)先变小后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甲乙两个物体相互摩擦后都带了电,若物体甲与带正电的丙物体相互排斥,则甲、乙两物体的带电情况是(  )
A.甲带正电、乙带负电B.甲带正电、乙带负电
C.甲带正电、乙带正电D.甲带负电、乙带负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泰山女儿茶驰名中外,泡茶、喝茶中包含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打开茶叶盒,茶香飘满屋--是茶叶的升华现象
B.泡茶时,水面冒白气-是水蒸气液化现象
C.茶水太烫,吹一吹凉得快--是由于吹气加快了茶水的蒸发
D.透过玻璃茶杯看到手指变粗--是由于装水的茶杯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如图所示,高速运动的α粒子被位于O点的重原子核散射,实线表示α粒子运动的轨迹,M、N和Q为轨迹上的三点,N点离核最近,Q点比M点离核更远,则(  )
A.α粒子在M点的速率比在Q点的大
B.三点中,α粒子在N点的电势能最大
C.在重核产生的电场中,M点的电势比Q点的低
D.α粒子从M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对它做的总功为负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