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4.下列有关声的现象,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真空不能传声
C.老师的讲课声是通过空气振动产生的
D.听录音时,调节音量旋钮实质是在改变声音的音调

分析 A、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调节音量旋钮是改变声音的强弱.

解答 解:A、禁止鸣笛是从声源处禁止噪声的产生,即在声源处减弱,故A错误;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正确;
C、老师讲课时的声音是声带振动产生的,故C错误;
D、听录音时,调节音量旋钮是改变声音的强弱,即响度,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乐音三要素、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是一道声学基础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小朋友在玩积木时,用长为L的相同三块长方形积木依次水平叠放,并突出于水平桌面外,当积木刚好不跌落时,突出最远的最上面一块积木的外端距离桌边的最大距离是(  )
A.$\frac{L}{6}$B.$\frac{L}{2}$C.$\frac{3L}{4}$D.$\frac{11L}{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为了纪念物理学家对科学的贡献,常以他们的名字命名其发现的规律,如牛顿第一定律,请再举两例:焦耳定律、安培定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关于物体内能的改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少
B.冬天用热水袋取暖是利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
C.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D.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如图1所示,通电线圈在磁场中会受力转动,根据这一现象可以制成电动机,如图2所示,若导体AB切割磁感线的方向不变,但将磁铁的N、S极对调,则电流表指针的摆动方向改变(填“改变”或“不变”),如图3所示的话筒工作原理与发电机(填“电动机”或“发电机”)的原理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甲、乙两人从相距15km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3km/h,乙的速度为2km/h,甲带一条狗,同甲一起出发,狗的速度4km/h,狗碰到乙后又往甲方向走,碰到甲后它又往乙方向走,这样持续下去,直到甲乙相遇时,这条狗一共走了多少千米的路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物体运动过程中,没有发生动能和势能转化的是(  )
A.压路机在水平路面匀速行驶B.滚摆上升
C.用弓将箭射出去D.过山车向下俯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用显微镜和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显微镜看到的是缩小的像,用望远镜看到的是放大的像
B.用显微镜看到的是虚像,用望远镜看到的是放大的像
C.物镜成的是缩小的像,目镜成的是放大的像
D.物镜成的是实像,目镜成的是虚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以下估测不符合实际的是(  )
A.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
B.奥运会男子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约为10m/s
C.两个鸡蛋的质量约为0.1kg
D.人体密度约为0.5×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