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4.有一位同学在湖边拍了一张照片.因为湖水平静,岸上景物与湖中倒影在照片上十分相似.下列几种方法中,哪一种不能用来正确区分真实景物与它在湖中的倒影(  )
A.倒影比真实景物暗一些
B.倒影比真实景物的清晰度略差一些
C.倒影中人物排列左右位置与拍照时的真实位置正好相反
D.景物与倒影对称于水面

分析 在解此题时,应明确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上时,会同时发生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然后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进行选择、判断.

解答 解:ABC、由于平面镜所成的是正立、等大,且关于镜面对称,即左右相反的虚像;所以倒影中物体排列的左右位置正好和拍照时的真实位置相反;由于光在反射过程中存在能量损耗,即只有一部分光发生反射,因此倒影比真实景物略暗、且清晰度略差一些;故ABC不符合题意.
D、景物与倒影对称于水面,但不能区分真实景物与它在湖中的倒影,故D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熟记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和特点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此题主要考查光的反射和折射,注意光照在水面上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4.根据题目要求,画出下面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小燕用水平向左的大小为100N的力推墙壁,请你在图中作出推力的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的实验中,各组使用相同的焦距的凸透镜进行实验.
(1)小华所在的小组实验操作规范,测量准确,该小组实验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物距u/cm像距v/cm像的性质
112.0024.00倒立,放大,实像
216.0016.00倒立,等大,实像
320.0013.33倒立,缩小,实像
430.0010.91倒立,缩小,实像
请你根据上表信息,求出凸透镜的焦距f=8.00cm;
(2)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上(填“上”或“下”)移动;
(3)若烛焰,凸透镜,光屏分别放在某位置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当凸透镜位置不变,烛焰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小段距离时,为了在光屏上再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靠近(远离或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适当的呀离.
(4)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左右移动光屏均接收不到像,接着应该C
A.上下移光屏去接收B.光屏放到凸透镜左侧去接收
C.取走光屏直接通过凸透镜观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2.如图所示暗室内有一水槽,水槽上方一激光束入射到平面镜(图中未画出)上的O点,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照射到水槽中的A点,给水槽中装水到如图位置,结果光束射到B点,请画出平面镜并作出光从O点传播到B点的光路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在利用光具座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
①某同学只能在光屏下边缘看到一个残缺的像,这是由于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的缘故,如果不改变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只移动烛焰,欲使像移动光屏的中央,应将烛焰向下移.(上、下)

②另有一位同学,保持烛焰和透镜的位置不变,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的像,则可能的原因是物距等于焦距或物距小于焦距.
③再有一位同学在光屏上形成了烛焰清晰的像以后,用不透明的纸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问:这时光屏上D
A.像全部消失                        B.像的上半部分消失
C.像的下半部消失                    D.仍有整个像,但比原来暗一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学校新建成的一个喷水池,在池底中央安装了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现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站在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P、Q、S三点离水底的高度关系是hQ>hS>hP,光斑的位置之所以会变化是因为光的折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选项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天体的运行B.蒲公英种子的飞行
C.候鸟的迁徙D.雷电发生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1654年,马德堡市市长奥托•格里克公开表演了一个著名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并且很大;后来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通过实验得出了1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1.01×105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开县某中学八年级三班的小华同学在做“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电路图.
(1)你认为小华同学所设计电路的缺陷是不能进行多次测量,得出的结论没有说服力,改进的方法是电路中增加滑动变阻器.
(2)你改进调整后,通过改变电阻R两端的电压,记录了几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如下表所示,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可能记录错误的数据是0.14A,除去错误的数据后,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在电阻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压成正比.
(3)根据表中实验次数1、2、3的数据在如2所示的坐标系中描出与数据相应的三个点,然后用一条线将这三个点连接起来:
次数两端电压U/V R/Ω通过I/A
11.2100.12
22.4100.14
33.0100.3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