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奔向月球
我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于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04秒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在奔向月球的途中,并不是直接用火箭把卫星推向月球的.
当火箭把卫星送入近地点205公里,远地点50930公里,周期16小时的地球同步轨道后星箭分离;然后,在这个轨道上第二个远地点让卫星主发动机点火,使卫星加速,将卫星近地点高度由约200公里抬高到约600公里,使卫星进入了卫星进入24小时周期轨道;此后卫星在近地点进行了三次点火,使卫星加速,这三次点火使卫星远地点分别由由5万多公里提高到7万多公里;由7万余公里提高到12万余公里;由12万余公里提高到37万余公里,进入114小时地月转移轨道.
卫星在飞向月球的过程中的第17小时、41小时、90小时前后,3次发动机点火进行中途修正. 当卫星终于看到月球的时候,第八次点火,紧急“刹车”捕获月球.当卫星被月球的引力“捕获”之后,又进行了两次点火变轨,通过这两次变轨,卫星建立起周期为127分钟的绕月球两极飞行的圆形轨道,完成调整姿态,使科学探测仪器对准月球进行探测,太阳帆板对准太阳吸收太阳能,天线对准地球传输数据和接收指令.至此,卫星完成总里程100多万公里的奔月行程,开始科学探测工作.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卫星第一次点火后动能如何变化?答:
动能增大
动能增大

(2)卫星在第8次点火,即近月“刹车”时动能如何变化?答:
动能减小
动能减小

(3)卫星为什么要在绕地球运行的轨道上通过卫星自带的发动机经过多次点火加速,最后才进入奔月轨道?
答:
使卫星具有更大的动能,能达到更远的远地点,最终进入地月转移轨道
使卫星具有更大的动能,能达到更远的远地点,最终进入地月转移轨道
分析:(1)动能指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有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同一物体,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卫星在由地球进入奔月轨道的过程是动能转化成重力势能的过程,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尽心分析就可以了解为什么要多次点火加速.
解答:解:(1)由题中“在这个轨道上第二个远地点让卫星主发动机点火,使卫星加速”可知,点火后卫星的速度增加了,因此动能增大;
故答案为:增大.
(2)当卫星终于看到月球的时候,第八次点火,紧急“刹车”捕获月球,刹车说明卫星的速度减小,因此卫星的动能是减小的;
故答案为:增大.
(3)卫星进入奔月轨道,由动能转化成重力势能,要想奔月成功就必须由较大的重力势能,因此必须通过多次点火使卫星具有较大的动能,这样才能转化成较大的重力势能.
答:使卫星具有更大的动能,能达到更远的远地点,最终进入地月转移轨道.
点评:对于材料信息给予题,答案往往就在材料之中,因此要认真读题,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无砟(zhǎ)轨道的高速列车
无砟轨道(如图甲)的路基不用碎石,铁轨和轨枕直接铺在混凝土上,这可减少维护、降低粉尘等,沪宁城际高速铁路将建成投入运营,标志着我省进入了高速铁路时代,高速列车在无砟轨道上运行时如子弹头般穿梭而过,时速可达350千米(如图乙).传统铁路的钢轨是固定在枕木上,之下为小碎石铺成的路砟(如图丙).

(1)列车设计为子弹头型,目的是:
减小阻力
减小阻力

(2)在列车车厢的桌面静放着一重为10N的杯子,若杯子滑动时受到的滑摩擦力大小是重力的0.6倍,则在列车在加速行驶过程中,杯子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为
向前
向前
(选填“向前”或“向后”),则在列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它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0
0
N.
(3)传统的铁路轨道路砟和枕木的作用是
B
B

①增大受力面,防止铁轨因压力太大而下陷到泥土里 ②可以减少噪声和列车振动
③可以减少维护、降低粉尘              ④可以吸热、增加透水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沪宁两地高速铁路线长是297km,若列车的平均速度是330km/h,则它从南京行驶到上海用时为
54
54
min.
(5)乘客在站台边候车时,为什么站在离轨道一定距离的地方才能确保人身安全?答:
高速列车驶过时,列车附近的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人外侧的大气压会把人推向火车.
高速列车驶过时,列车附近的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人外侧的大气压会把人推向火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无砟(zhǎ)轨道的高速列车
无砟轨道(如图甲)的路基不用碎石,铁轨和轨枕直接铺在混凝土上,这可减少维护、降低粉尘等,沪宁城际高速铁路将建成投入运营,标志着我省进入了高速铁路时代,高速列车在无砟轨道上运行时如子弹头般穿梭而过,时速可达350千米(如图乙).传统铁路的钢轨是固定在枕木上,之下为小碎石铺成的路砟(如图丙).

(1)列车设计为子弹头型,目的是:______.
(2)在列车车厢的桌面静放着一重为10N的杯子,若杯子滑动时受到的滑摩擦力大小是重力的0.6倍,则在列车在加速行驶过程中,杯子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为______(选填“向前”或“向后”),则在列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它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
(3)传统的铁路轨道路砟和枕木的作用是______.
①增大受力面,防止铁轨因压力太大而下陷到泥土里 ②可以减少噪声和列车振动
③可以减少维护、降低粉尘             ④可以吸热、增加透水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沪宁两地高速铁路线长是297km,若列车的平均速度是330km/h,则它从南京行驶到上海用时为______min.
(5)乘客在站台边候车时,为什么站在离轨道一定距离的地方才能确保人身安全?答: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无砟(zhǎ)轨道的高速列车
无砟轨道(如图甲)的路基不用碎石,铁轨和轨枕直接铺在混凝土上,这可减少维护、降低粉尘等,沪宁城际高速铁路将建成投入运营,标志着我省进入了高速铁路时代,高速列车在无砟轨道上运行时如子弹头般穿梭而过,时速可达350千米(如图乙).传统铁路的钢轨是固定在枕木上,之下为小碎石铺成的路砟(如图丙).

(1)列车设计为子弹头型,目的是:______.
(2)在列车车厢的桌面静放着一重为10N的杯子,若杯子滑动时受到的滑摩擦力大小是重力的0.6倍,则在列车在加速行驶过程中,杯子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为______(选填“向前”或“向后”),则在列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它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
(3)传统的铁路轨道路砟和枕木的作用是______.
①增大受力面,防止铁轨因压力太大而下陷到泥土里 ②可以减少噪声和列车振动
③可以减少维护、降低粉尘     ④可以吸热、增加透水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沪宁两地高速铁路线长是297km,若列车的平均速度是330km/h,则它从南京行驶到上海用时为______min.
(5)乘客在站台边候车时,为什么站在离轨道一定距离的地方才能确保人身安全?答: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1年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凤翔中学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四)(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奔向月球
我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于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04秒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在奔向月球的途中,并不是直接用火箭把卫星推向月球的.
当火箭把卫星送入近地点205公里,远地点50930公里,周期16小时的地球同步轨道后星箭分离;然后,在这个轨道上第二个远地点让卫星主发动机点火,使卫星加速,将卫星近地点高度由约200公里抬高到约600公里,使卫星进入了卫星进入24小时周期轨道;此后卫星在近地点进行了三次点火,使卫星加速,这三次点火使卫星远地点分别由由5万多公里提高到7万多公里;由7万余公里提高到12万余公里;由12万余公里提高到37万余公里,进入114小时地月转移轨道.
卫星在飞向月球的过程中的第17小时、41小时、90小时前后,3次发动机点火进行中途修正. 当卫星终于看到月球的时候,第八次点火,紧急“刹车”捕获月球.当卫星被月球的引力“捕获”之后,又进行了两次点火变轨,通过这两次变轨,卫星建立起周期为127分钟的绕月球两极飞行的圆形轨道,完成调整姿态,使科学探测仪器对准月球进行探测,太阳帆板对准太阳吸收太阳能,天线对准地球传输数据和接收指令.至此,卫星完成总里程100多万公里的奔月行程,开始科学探测工作.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卫星第一次点火后动能如何变化?答:______
(2)卫星在第8次点火,即近月“刹车”时动能如何变化?答:______.
(3)卫星为什么要在绕地球运行的轨道上通过卫星自带的发动机经过多次点火加速,最后才进入奔月轨道?
答: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