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根据可知,时间相同,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少
B.根据Q=I2Rt可知,时间相同,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C.根据Q=UIt可知,时间相同,电压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D.根据Q=I2Rt可知,时间和电流相同时,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关于电流、电压、电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流的大小就是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的多少
B. 电阻大的导体,通过它的电流一定小
C. 电压和电流为零时,电阻也为零
D. 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但是,当电路两端有电压时,电路中不一定有电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小明同学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①由图a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实验时,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在__________.
②如图b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能得到清晰放大的烛焰实像,则蜡烛可能置于透镜左边a、b、c、d四点中的______点上, 若蜡烛从b位置逐渐靠近透镜时,光屏应向 (填“左”或“右”)移动才能继续成像,此时
像比先前 (填“大”或“小”)
③小明依次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按①的要求调整好三者中心的位置,但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都没能看到烛焰所成的像.原因可能是(写出一个原因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小明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并结合下列表格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物质 | 密度ρ/(km·m-3) (常温常压下) | 熔点t/℃ (标准大气压下) | 比热容 c/[J·(kg·℃)-1)] |
冰 | 0.9×103 | 0 | 2.1×103 |
铝 | 2.7×103 | 660 | 0.88×103 |
铁 | 7.9×103 | 1535 | 0.46×103 |
A.寒冬季节盛有水的水缸放在室外不可能破裂
B.标准大气压下,铝在660℃时一定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体积相等的铁球和铝球,如果
它们的质量相等,铁
球可能是实心的
D.质量相等的实心铁块和实心铝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较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将图2甲中滑动变阻器连入图2乙电路的a、b两点间,当滑片P向C端移动时,电灯L逐渐变亮,则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接线柱应该是
A.A和B B.B和D
C.A和D D.B和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源是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B.电路两端有电压,电路中就会有电流
C.物理学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D.电压的作用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所以电流大小只由电压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小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0℃、1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千克/米3) | |||
水 | 1.0×103 | 冰 | 0.9×103 |
水银 | 13.6×103 | 干松木 | 0.4×103 |
酒精 | 0.8×103 | 铜 | 8.9×103 |
煤油 | 0.8×103 | 铝 | 2.7×103 |
A.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B.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大
C.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 D.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体积较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