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某同学在总结所做的物理探究实验时发现了如下规律:

(1)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不易直接测量时,可以用转换法把它们间接表示出来。

如:图(甲)的实验是通过观察                             ,间接的知道小球A动能的大小;图(乙)的实验是通过观察                            ,间接的比较两个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

(2)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时,都要采用控制变量法。

如:图(甲)的实验中,使用同一个小球是为了探究动能大小与          的关系;图(乙)中将两个电阻串联起来是为了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         的关系。

(3)有些实验装置经过适当的改进还可以进行其它的探究实验。

如:图(甲)装置中增加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还可以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否与物体的重力有关;图(乙)中如果再增加一个                  ,还可以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答案】

(1)物块B被推动的距离        温度计上升的示数

(2)速度    电阻           (3)滑动变阻器

【解析】

试题分析:(1)甲实验中,球具有动能会推动木块做功,因此,可通过木块运动的距离来间接反映其动能的大小.乙实验中通过观察两支温度计示数变化来比较电流产生的热量的多少。

(2)图甲的实验,使用同一个小球是为了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图乙中将两个电阻串联起来是为了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两实验都是控制变量典型的应用。

(3)图乙的实验,要再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大小的关系,应控制电阻不变,改变电流的大小,所以应再增加一个滑动变阻器。

考点:物理研究方法;转换法;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焦耳定律。

点评:物理学中将不易观察的现象或不易测量的量,通过一定的方式转化为容易观察的现象和易测量的量的方法叫做转化法,这是一种常用的物理研究方法,在研究由多个因素决定的物理时采用控制变量法,也是常用的研究方法,都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2?莱芜)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观察玻璃板后的像,如图所示: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
光的反射定律
光的反射定律

(2)点燃蜡烛A,小心地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样做的目的既确定了像的位置又验证了
物像大小相等
物像大小相等

(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
不能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
(4)做完实验后某同学总结了一些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知识,其中不准确的是
D
D

A.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不变
B.将蜡烛和像所在的位置用直线连接,连线跟玻璃板垂直
C.当蜡烛与玻璃板的距离为10cm时,像和物相距20cm
D.将玻璃板换成平面镜,成像更清晰,更有利于进行成像特点的探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3?香坊区三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前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下面还应进行的调整是
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2)实验桌上有A、B两个凸透镜,其中fA=10cm,fB=50cm.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如图所示,想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应选用
A
A
凸透镜(选填“A”或“B”).
(3)某小组在探究中所做的三次实验如图所示,图中①②③是蜡烛三次所处不同位置,①′,②′,③′,是其所对应像的位置及像的性质.请你帮小组同学设计一个实验记录表格,并将这三次实验数据及现象整理入表格内.(注:表格中长度数据请以cm作单位)
(4)根据实验数据及现象能够初步总结出凸透镜成像规律有:(总结出两条即可)
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②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实像
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②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实像

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实像
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实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点燃蜡烛,观察玻璃板后的像,如图所示: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
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

(2)我们应选择
较薄
较薄
(选填“较厚”、“较薄”)的平板玻璃来进行实验;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较黑暗
较黑暗
(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
(3)沿水平桌面移动蜡烛B前应先将点燃蜡烛
A
A
(选填“A”或“B”),但无论怎样移动B,始终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4)改正后,再次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样做的目的既确定了像的位置又验证了
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5)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张白纸,则白纸上
不能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出现蜡烛A的烛焰的像,说明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6)做完实验后某同学总结了一些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知识,其中准确的是
B
B

A.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像逐渐变小
B.将蜡烛和像所在的位置用直线连接,连线跟玻璃板垂直
C.当蜡烛与玻璃板的距离为10cm时,像和物相距10cm
D.将玻璃板换成平面镜,成像更清晰,更有利于进行成像特点的探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昆山市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B,点燃蜡烛,观察玻璃板后的像,如图所示: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                
(2)我们应选择___________(选填“较厚”、“较薄”)的平板玻璃
来进行实验;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填“较
明亮”或“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
(3)沿水平桌面移动蜡烛B前应先将点燃蜡烛      (选填“A”或“B”),但无论怎样移动B,始终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4)改正后,再次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样做的目的既确定了像的位置又验证了                                        
(5)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张白纸,则白纸上       (选填“能”或“不能”)出现蜡烛A的烛焰的像,说明                                    
(6)做完实验后某同学总结了一些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知识,其中准确的是(   )

A.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像逐渐变小
B.将蜡烛和像所在的位置用直线连接,连线跟玻璃板垂直
C.当蜡烛与玻璃板的距离为10cm时,像和物相距10cm
D.将玻璃板换成平面镜,成像更清晰,更有利于进行成像特点的探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3届广东江门福泉奥林匹克学校九年级3月份质量检测物理卷(带解析)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点燃蜡烛,观察玻璃板后的像,如图所示:

(1)我们应选择         较薄(选填“较厚”、“较薄”)的平板玻璃来进行实验;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较黑暗(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
(2)沿水平桌面移动蜡烛B前应先将点燃蜡烛A,但无论怎样移动B,始终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3)改正后,再次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样做的目的既确定了像的位置又验证了                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4)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张白纸,则白纸上        不能(选填“能”或“不能”)出现蜡烛A的烛焰的像,说明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5)做完实验后某同学总结了一些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知识,其中准确的是       B:

A.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像逐渐变小
B.将蜡烛和像所在的位置用直线连接,连线跟玻璃板垂直
C.当蜡烛与玻璃板的距离为10cm时,像和物相距10cm
D.将玻璃板换成平面镜,成像更清晰,更有利于进行成像特点的探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