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9.关于参照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恒星是静止的,因此它不能作为参照物
B.必须选择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C.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跟参照物的选择无关
D.一个物体被选为参照物,它就可视为静止

分析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人们事先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是可以任意的,但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应选择最合适的参照物.

解答 解:AB、参照物可任意选择,既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不一定是在地面上不动的物体,故AB错误;
C、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跟参照物的选择有关,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可能改变;故C错误;
D、一个物体被选为参照物,它就可以视为静止,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1)参照物可以按需要可以任意选择(除研究对象以外),可以选择静止的物体做参照物,也可以选择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物,具体选哪一种物体为参照物,是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的.
(2)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就会不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小明利用光具座、凸透镜(焦距为10cm)、蜡烛、火柴、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光具座上有A、B、C三个滑块用于放置凸透镜、光屏或蜡烛,其中在B上应放置:凸透镜.
(2)实验中发现光屏上成像如图2,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可能是蜡烛太低,可能凸透镜位置太高,可能是光屏位置太低.
小明做了下表的实验记录.
物距/cm像的性质应用
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虚像或实像
u=30倒立缩小实像 
u=8正立放大实像 
u=15倒立放大实像 
u=5正立放大虚像 
(3)该同学的记录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u=8(填u=30或填u=8,或填u=15,或u=10,或填u=5);
(4)请在上表“应用”栏中选填两个对应的光学器件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根据要求作图:
(1)如图甲所示是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篮球,请作出这个篮球受力的示意图.
(2)图乙是用启瓶器打开瓶盖时的情景,请在图中画出力F1的力臂和阻力F2的示意图.
(3)如图丙所示,画出使轻质杠杆保持平衡的最小力F的示意图和对应的力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小明去打开水,水未开,此时观察到温度计示数为77℃,电能表示数为;水开时,温度计示数为97℃,电能表示数为,电热水器消耗了5.04×106J的电能.第二天小明又去打水,发现水仍未开,水的温度为t,等到水开时温度计示数为98℃,这段时间内电热水器消耗的电能为2.1kW•h,则t0=68℃.(c=4.2×103 J/(kg•℃),电路中只有电热水器,且水的质量相等,不计热损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运动理论解释的是(  )
A.风吹时,风车转动
B.烟从烟囱里冒出来
C.扫地时看见飞扬的灰尘
D.滴在地砖上的污渍,时间越久越难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用如图的甲、乙两滑轮组分别把相同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两装置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η,拉力做的功分别为W、W,若滑轮规格相同,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W<W  η<ηB.W>W  η>η
C.W=W   ηD.W<W  η>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初三同学中考体育测试,几个同学讨论怎样才能把实心球掷得更远.小王说:“掷出点越高,掷越远”.小张说:“掷出速度越快,掷得越远”.小刘说:“我们还是通过实验来探究吧”.于是,他们制作了一个小球弹射器,它能使小球以不同大小的速度和方向射出,弹射方向对水平方向的仰角,可由固定在铁架台上的量角器读出.他们通过7次实验得到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射出距离”指水平距离).
实验序号射出高度
h/m
射出速度
v/(m•s-1
射出仰角射出距离
L/m
10.5530°2.9
20.51030°9.6
30.51045°10.7
41.01045°11.1
51.21045°11.5
60.51060°9.1
70.51530°20.7
请你根据上表收集的信息和相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第3、4、5次实验数据可知当射出速度相同时,射出仰角为45度时,射出高度越高,小球射出距离越远.
(2)分析1.2.7次实验数据可探究小张的观点.
(3)通过上述实验,你认为怎样才能将实心球掷得更远?尽量提高掷出点的高度,尽量提高掷出点的速度,选择适当掷出仰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小华骑自行车下坡时,想到一个问题:“从斜面下滑物体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回家后她找来了小车、停表、刻度尺和充当斜面的木板进行探究,如图所示.首先对影响小车下滑快慢的因素作出以下猜想,猜想一:与小车的质量有关;猜想二:与斜面的高度有关;猜想三:与斜面的长度有关.
(1)根据所学知识,物体下滑时的动能是由重力势能转化而来的,而同一物体质量不变,高度越大势能越大,下滑速度越大(选填“越大”、“越小”),断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2)为了验证猜想一,小华设计的方案是在小车内放置不同数量的钩码,分别从高度相同的同一斜面的顶端由静止释放,用停表测出小车由顶端下滑到底端的时间.小华测量的结果如表,她怀疑第三次测量错误,这时她想起释放时推了一下小车,对此她进行了反思:释放时推了一下小车,小车的动能增大,下滑时间缩短.于是修正了这一错误并进行了重新测量,发现时间仍为2.5秒.表中四个数据的下滑路程和时间都相同即速度相同,说明从斜面下滑物体的快慢跟质量无关(选填“有关”、“无关”),猜想一是错误(正确/错误)的.
实验次数1234
小车内放置钩码的质量m/g050100150
时间t/s2.52.52.02.5
(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华设计的方案是将同一小车分别从高度相同、长度不同的不同斜面的顶端由静止释放,用停表测出下滑到底端的时间.她通过测量发现下滑的时间不同,于是得出速度不同、猜想三是正确的结论.请对小华这一探究作出评价,指出她“速度不同”判断错误的原因是路程不同(选填“相同”、“不同”),不能只比较时间.正确的方法是计算出每次下滑的速度,才能下结论.
(4)小华又作出:“小车下滑的快慢还与斜面倾角有关”的猜想,你认为在斜面长度相同的条件下,她不需(需/不需)要对这一猜想进行探究,原因是倾角是指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夹角大小代表斜面陡与平的程度,倾角越大高度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某同学用10N的水平推力匀速推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课桌,则课桌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10N;该同学将该课桌内的书包拿走后,把课桌沿原路用水平力推回的过程中,课桌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的大小将会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