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小明同学通过实验来研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

(1)对比分析①②③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液体密度一定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液体密度一定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对比分析①③④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跟物体浸没的深度没有关系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跟物体浸没的深度没有关系

对比分析①④⑤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2)小明想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是否有关”.他找来薄铁片、烧杯和水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铁片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铁片下沉至杯底.
步骤二:将铁片弯成“碗状”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
通过分析可知,第一次铁片受到的浮力
小于
小于
第二次铁片受到的浮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小明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有关.小明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是:他只关注了铁片形状的改变,忽视了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对浮力大小的影响.
(3)“曹冲称象”的故事流传至今如图所示,最为人称道的是曹冲采用的方法,他把船上的大象换成石头,而其他条件保持不变,使两次的效果(船体浸入水中的深度)相同,于是得出大象的重就等于石头的重.人们把这种方法叫“等效替代法”.请你写出他运用的与浮力相关的物理知识
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自身重力
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自身重力

分析:(1)物体浸在液体中受到浮力作用,物体受到浮力大小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在物体排开液体体积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在液体的密度一定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受到浮力大小跟物体浸没在液体的深度没有关系.
(2)浸没在液体底部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物体的重力,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上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物体受到的重力不变,比较两次受到的浮力大小.
用实验来探究物理结论时,一个物理量受到多个因素影响时,一定采用控制变量法.
(3)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解答:解:(1)①③实验得,物体受到的浮力为4N-3N=1N,①②实验得,物体受到的浮力为4N-3.6N=0.4N,实验③物体排开液体体积大,受到的浮力大,所以液体密度一定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①③实验得,物体受到的浮力为4N-3N=1N,①④实验得,物体受到的浮力也为4N-3N=1N,实验③④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相等,受到的浮力相等,所以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跟物体浸没的深度没有关系;
①④实验得,物体受到的浮力为4N-3N=1N,①⑤实验得,物体受到的浮力为4N-2.8N=1.2N,所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2)将铁片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铁片下沉至杯底,铁片受到的浮力小于铁片的重力;将铁片弯成“碗状”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碗状”铁片受到的浮力等于铁片的重力;铁片弯成碗状,形状变化,重力不变,所以第一次受到的浮力小于第二次受到的浮力.
小明探究过程中,只注意铁片形状的改变,没有控制铁片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变化.控制变量法没有控制好.
(3)大象在船上时,大象和船的总重等于船受到的浮力;把大象换成石头,石头和船总重等于船受到的浮力;船上放大象和船上放石头,船排开水的体积相同,船受到的浮力相同,所以石头和大象的重相同.这种方法是等效替代法.此方法中主要利用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
故答案为:
(1)液体密度一定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跟物体浸没的深度没有关系;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2)小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3)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自身重力.
点评:掌握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采用控制变量法探究浮力大小跟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这个结论应用很广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9?漳州模拟)小明同学通过实验研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他把高为0.2米的实心圆柱体先后浸入A、B、C三种液体中(ρA<ρB<ρC),改变下表面到液面的距离h,利用仪器测得圆柱体下(或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并利用公式求得下(或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记录数据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表中,F1为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2为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
表一
实验
序号
h
(米)
F1
(牛)
F2
(牛)
1 0.18 0 14.4
2 0.22 1.6 17.6
3 0.24 3.2 19.2
表二
实验
序号
h
(米)
F1
(牛)
F2
(牛)
4 0.20 0 20.0
5 0.22 2.0 22.0
6 0.24 4.0 24.0
表三
实验
序号
h
(米)
F1
(牛)
F2
(牛)
7 0.24 4.4 26.4
8 0.26 6.6 28.6
9 0.28 8.8 30.8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2与3或4、5与6或7、8与9
1、2与3或4、5与6或7、8与9
等数据中的距离h和下表面受到液体压力F2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同种液体中,圆柱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与深度成正比.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与5或3、6与7等数据中的距离h和上表面受到液体压力F1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深度相同时,
液体的密度越大,圆柱体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越大
液体的密度越大,圆柱体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越大

(3)小明同学进一步综合分析了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出结论:
(a)浸没在同种液体中的圆柱体,下、上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力差是相同的.
(b)浸没在不同种液体中的圆柱体,下、上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力差是不同的.
①请判断,小明同学的结论是
合理但结论不完整
合理但结论不完整
的(选填“错误”、“合理但结论不完整”或“正确”).
②若小明同学的结论“错误”,请写出正确的结论;若小明同学的结论“合理但结论不完整”,请将其补充完整.
浸没在不同种液体中的圆柱体,下、上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力差随液体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浸没在不同种液体中的圆柱体,下、上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力差随液体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9?越秀区一模)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小红和小明同学通过实验测量酒精的密度.
(1)他们选取了下列实验器材:酒精、量筒、托盘天平(带砝码)、烧杯.
他们设计的实验方案是:
①调节好天平,将装有适量酒精的烧杯放在天平右盘,向左盘中加砝码,天平横梁恢复平衡时,游码仍位于零刻线处,测出它们的总质量为m1
②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酒精倒入量筒,测出量筒中酒精的体积V;
③测出烧杯及其中剩余的酒精的质量m2(此时游码恰好仍在零刻线处);
④计算出酒精的密度ρ.
上述方案中存在一个操作上的错误,请你指出来并更正.
错误:
烧杯放在天平右盘,砝码放在左盘
烧杯放在天平右盘,砝码放在左盘

更正:
烧杯放在天平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烧杯放在天平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2)小红利用弹簧测力计、烧杯、石块、细线和水(ρ已知)测量酒精密度的过程如下:
①用细线拴住石块,并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重为G;
②将石块浸没在水中,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
将石块浸没在酒精中,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2
将石块浸没在酒精中,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2

④计算酒精的密度.表达式为ρ酒精=
G-F2
G-F1
ρ
G-F2
G-F1
ρ

(3)此后,小明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应用浮力知识测量某种实心金属的密度.如图所示,把某种实心金属浸没在水中,它受到的浮力是
1
1
N,它的密度是
4×103
4×103
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小明同学通过实验来研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

(1)对比分析①②③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对比分析①③④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对比分析①④⑤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2)小明想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是否有关”.他找来薄铁片、烧杯和水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铁片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铁片下沉至杯底.
步骤二:将铁片弯成“碗状”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
通过分析可知,第一次铁片受到的浮力________第二次铁片受到的浮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小明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有关.小明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是:他只关注了铁片形状的改变,忽视了________对浮力大小的影响.
(3)“曹冲称象”的故事流传至今如图所示,最为人称道的是曹冲采用的方法,他把船上的大象换成石头,而其他条件保持不变,使两次的效果(船体浸入水中的深度)相同,于是得出大象的重就等于石头的重.人们把这种方法叫“等效替代法”.请你写出他运用的与浮力相关的物理知识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2-201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小明同学通过实验来研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

(1)对比分析①②③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对比分析①③④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对比分析①④⑤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2)小明想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是否有关”.他找来薄铁片、烧杯和水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铁片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铁片下沉至杯底.
步骤二:将铁片弯成“碗状”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
通过分析可知,第一次铁片受到的浮力______第二次铁片受到的浮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小明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有关.小明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是:他只关注了铁片形状的改变,忽视了______对浮力大小的影响.
(3)“曹冲称象”的故事流传至今如图所示,最为人称道的是曹冲采用的方法,他把船上的大象换成石头,而其他条件保持不变,使两次的效果(船体浸入水中的深度)相同,于是得出大象的重就等于石头的重.人们把这种方法叫“等效替代法”.请你写出他运用的与浮力相关的物理知识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