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3.甲、乙两个电阻的U-I图线如图所示,若把两个电阻串联接在同一电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电阻值大于乙的电阻值
B.通过甲、乙两个电阻的电流之比是2:1
C.甲、乙两个电阻两端电压之比是1:2
D.甲、乙两个电阻的电功率之比是2:1

分析 (1)由图象可知通过两电阻的电流与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即两电阻是定值电阻,从图象中读出任意一点的电流和电压值,根据欧姆定律求出两电阻的阻值,然后比较两电阻的阻值;
(2)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通过两电阻的电流关系,根据欧姆定律求出两电阻两端的电压关系,根据P=I2R求出两个电阻的电功率之比.

解答 解:
A、由图象可知,通过两电阻的电流与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即两电阻是定值电阻,当U=U=3V时,I=0.3A、I=0.6A,
根据I=$\frac{U}{R}$,两电阻的阻值分别为:
R=$\frac{{U}_{甲}}{{I}_{甲}}$=$\frac{3V}{0.3A}$=10Ω,R=$\frac{{U}_{乙}}{{I}_{乙}}$=$\frac{3V}{0.6A}$=5Ω,所以甲的电阻值大于乙的电阻值,故A正确;
B、把两个电阻串联接在同一电路中时,根据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通过甲、乙两个电阻的电流之比是1:1,故B不正确;
C、根据U=IR甲、乙两个电阻两端电压:$\frac{{U}_{甲}}{{U}_{乙}}$=$\frac{I{R}_{甲}}{I{R}_{乙}}$=$\frac{{R}_{甲}}{{R}_{乙}}$=$\frac{10Ω}{5Ω}$=$\frac{2}{1}$,故C错误;
D、根据P=I2R,甲、乙两个电阻的电功率之比:$\frac{{P}_{甲}}{{P}_{乙}}$=$\frac{{I}^{2}{R}_{甲}}{{I}^{2}{R}_{乙}}$=$\frac{{R}_{甲}}{{R}_{乙}}$=$\frac{10Ω}{5Ω}$=$\frac{2}{1}$,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关键是根据图象判断出两电阻为定值电阻并读出相关的信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中,操作正确的是(  )
A.
刻度尺的使用
B.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C.
量筒的读数
D.
温度计的读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完成图中人的受力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如图所示电路,当开关S闭合时,电表V、A1、A2示数变化的情况是(  )
A.V示数不变B.A1示数不变C.A1示数变大D.A2示数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排球是义乌市学业考试体育测试的项目之一.如图是某同学排球考试时的场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排球离开手后还能继续向上运动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B.在击打排球过程中人没有对排球施加力
C.手击打排球的力大于排球对手的作用力
D.排球上升到最高点时受力不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V,R1=20Ω,闭合开关S、S1,电流表示数是0.5A;通电时间5min,求:
(1)R2的阻值;
(2)电流对整个电路做的电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下列知识结构正确的是(  )
A.
物距u像的性质
大小倒正虚实
u>2f缩小倒立实像
2f>u>f放大倒立实像
u<f放大正立虚像
B.
增大摩擦的方法减小摩擦的方法
增大压力减小压力
使接触面粗糙使接触面光滑
变滑动为滚动变滚动为滑动
使摩擦面分离
C.
物体受力情况运动状态
不受力不改变
受力受平衡力不改变
受不平衡力改变
D.
电路特点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电流路径一条多条
有无节点
用电器间是否影响相互影响互不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B.若物体不受力,则其运动状态一定不发生改变
C.空中下落的排球运动得越来越快,是因为排球具有惯性
D.一个运动物体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时,机械能一定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平面镜是同学们常见的生活用品,若从平面镜里看到电子钟示数的像如图1所示,这时的时刻应是15:01.一束光与水半面成60度角入射到平面镜上如图2所示,反射角为30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