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5.某同学郊游时,用半小时走完2km的路程,休息半小时后,再用30min走完2.5km的路程.求:
(1)他在前半小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后30min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分析 此题考查了平均速度的定义,即运动物体在某段时间段内的平均速度v等于在这段时间t内通过的路程s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解答 解:(1)他在前半小时,用半小时走完2km的路程,故平均速度v=$\frac{s}{t}$=$\frac{2km}{0.5h}$=4km/h;
(2)后30min,用30min走完2.5km的路程,故平均速度v′=$\frac{s′}{t′}$=$\frac{2.5km}{0.5h}$=5km/h;
(3)全程总路程s″=4.5km,共用时t″=1h,故平均速度v″=$\frac{s″}{t″}$=$\frac{4.5km}{1.5h}$=3km/h.
答:(1)他在前半小时的平均速度是4km/h;
(2)后30min的平均速度是5km/h;
(3)全程的平均速度是3km/h.

点评 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利用平均速度公式v=$\frac{s}{t}$,把经过的路程和时间代入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大建筑物上的轮廓灯,同时亮、同时灭,它们是串联的
B.我国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为220V
C.发生短路故障时,电路里电流过大,可能会损坏电源
D.电流表可以直接连在电源两极间测量电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在研究有关声音的传播时,小军设计了一套巧妙的实验装置,在广口瓶内用细线吊起爸爸的手机,线的末端固定在瓶口的软木塞上,如图所示,瓶内的空气可由瓶口的管子抽出.请你根据小军的实验探究回答下面一些问题.
(1)在没有抽气时,小军用家用的电话拨打手机,他能(选填“能”或“不能”)听见手机的声音.
(2)当小军不断抽出瓶中的空气时(瓶中空气没有完全抽走时),再拨打手机,听到手机的铃声将逐渐减小.
(3)通过以上小军的实验探究,请你帮小军总结出实验结论:声音的传播靠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所示电路中,设电源两端电压不变,灯L的电阻不随温度变化.闭合开关S,在变阻器的滑片P移动的过程中,电流表A的最小示数为0.3A,电压表V的最大示数为3V,电压表V1的最大示数与最小示数之比为3: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为6VB.电路的最大电功率为4.05W
C.灯L的阻值为10ΩD.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20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制成的
B.站在岸边的人能听到水里青蛙叫声,说明液体和气体能传播声音
C.蜡、铝块、松香、玻璃是常见的非晶体
D.液化的两种方法是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一标准大气压下,将一质量为10kg初温为500℃的铁块投入5kg温度为20℃的水中,则水的温度将升高80℃.(不计热量损失.铁的比热容是0.46×103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有两位同学测同一支钢笔的长度,甲测得的结果是12.82cm,乙测得的结果是12.8cm,如果这两位同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都是1mm,则乙同学的测量结果是错误的,原因是没有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4.一列队伍长100m,匀速通过一座长800m的大桥,所用时间为300s,
(1)求队伍的行走速度.
(2)若以同样的速度通过另一座1.4km的大桥要多长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小红同学家原来是用液化石油气烧水的,每天约用65℃的热水100kg,参加“探索性学习”活动后,在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下,制作了一台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
(1)这台热水器平均每天可使100㎏的水从15℃升高到65℃,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C=4.2×103J/(kg•℃)]
(2)若每天水吸收的这些热量由液化石油气来供给,液化石油气完全燃烧放热的70%被水吸收,则每天需要液化石油气多少千克?[q=8.0×107J/kg]
(3)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比使用燃料烧水,除了节约能源外,还有那些优点?(至少写出两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