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6.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下列有关能源、信息和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北斗”导航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
B.太阳能、风能和水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C.LED灯的核心元件发光二极管是由超导材料制成的
D.能量是守恒的,所以不会发生能源危机

分析 (1)卫星导航利用了电磁波来传递信息;
(2)根据能源消耗后是否可再生,以及是否能重复利用可做出判断;
(3)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4)能量的转化具有方向性,有些能量一旦消耗便很难再被人类所利用.

解答 解:A、“北斗”导航是利用电磁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不可能是超声波,故A错误;
B、太阳能、风能和水能可以从自然界源源不断得到,或者可重复利用,因此都是可再生能源,故B正确;
C、LED灯的核心元件发光二极管是由半导材料制成的,不是超导体,故C错误;
D、能量是守恒的,但能量的转化具有方向性,有些能量一旦消耗便很难再被人类所利用,因此一定会发生能源危机,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围绕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能源、信息和材料,提出相应的说法,要求我们了解相关知识,能准确做出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外出旅游,照相机是我们必备的工具,它能记录我们沿途所见的美丽风光,在照相机构造中有一个关键的成像光学元件,它相当于一个(  )
A.反光镜B.凹面镜C.平面镜D.凸透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食品运输过程中,通常用干冰或冰块来保鲜.请分别说出这两种方法的物理依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1)“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霾”和“雾”的形成原因是不一样的(选填“一样”或“不一样”).
(2)气温升高时,“雾”能自行消散,“霾”不能自行消散(选填“能”或“不能”).
(3)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可以减少雾霾,出门戴口罩不可以减少雾霾.(选填“可以”或“不可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汽车已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下列关于汽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轮胎上有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B.冬天在水箱中加入防冻剂,提高水的凝固点
C.超速行驶会导致汽车惯性增大,增加事故风险
D.冬季汽车开空调后,会在车窗玻璃内侧附着“雾气”,这是液化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电熨斗通电一段时间后,熨斗面很烫,而连接电熨斗的导线却不热.请用“焦耳定律”的知识说明这一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是工人用滑轮组提升建材的装置.建材的重力是720N,将货物提升到10m高处,绳子自由端的拉力是400N.试求:
(1)工人提升建材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2)提升建材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所示,运动员进行蹦床比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员离开蹦床后上升过程中,蹦床对运动员做功
B.运动员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所受合力也为零
C.在下落过程中,运动员由于具有惯性,所以速度越来越大
D.运动员落到蹦床上继续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所示的泉州湾大桥于2015年5月12日正式通车,其跨海大桥长12.45km,最高限速100km/h,若某小汽车以最高限速在此桥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2000N,乘员的平均质量为60kg,小汽车的部分参数如表,
 空车质量 1600kg
 满载人员 5人
满载时轮胎与地面接触总面积  0.08m2
电动机额定电压  48V
求:
(1)小汽车以最高限速匀速通过此桥的时间.
(2)小汽车满载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小汽车匀速通过此桥的过程中,牵引力所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