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9.为了研究物体浸入液体中测力计示数的情况,某小组同学分别利用体积相等的不同圆柱体甲、乙和水等进行实验.如图所示,他们先将高为0.10米的圆柱体甲挂在测力计下,逐步改变其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读出相应的测力计示数F,并将h和F记录在表一中.他们再用高为0.08米的圆柱体乙重复实验,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为进一步研究F和h的关系,他们计算每一次实验时F的变化量△F,并将结果分别记录在表一和表二的后一列中.
表一(圆柱体甲,高0.10米)         
实验
序号
h
(米)
F
(牛)
△F
(牛)
1022.00
20.0220.41.6
30.0518.04.0
40.0617.24.8
50.0815.66.4
60.1014.08.0
70.1214.08.0
表二(圆柱体乙,高0.08米)
实验
序号
h
(米)
F
(牛)
△F
(牛)
8026.00
90.0224.02.0
100.0422.04.0
110.0620.06.0
120.0818.08.0
130.1018.08.0
140.1218.08.0
①根据每次实验的记录,分析F和h的关系,可初步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4、5与6或8、9、10、11与12等数据中F和h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圆柱体在浸入水的过程中,测力计的示数F随在水中的深度h的增大而减小.
(b)分析比较实验序号6与7或12、13与14等数据中F和h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圆柱体浸没在水中后,测力计的示数F不再随浸入的深度h的增大而变化.
②小红同学分析比较测力计示数的变化量△F与h的关系时,发现同样要区分圆柱体是否浸没两种情况来描述结论.她思考后,认为若用圆柱体浸入水中的体积V来替换h,所得出的结论可避免上述问题,则分析△F与V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圆柱体在浸入水的过程中,测力计示数的变化量△F与浸入的体积V成正比.
当小红分析比较表一、二中△F相等时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发现:不同的圆柱体浸在水中,当浸入水中的体积相等时,测力计示数变化量△F的大小相等.
③小明同学在分析小红的结论时,提出:“用浸入水中的体积V来替代h”需要满足的条件是浸入水中物体的体积V=Sh.那么不规则物体浸入水中,△F与V是否存在同样的关系?随后小明进行实验解决该问题.他设计了表三用以记录相关数据,请你完成表三中空缺的栏目.
表三
实验
序号
物体V(m3F(N)△F(N)
15不规则物体丙
16
17
18不规则物体丁
19
20

分析 ①(a)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实验序号1、2、3、4、5与6或8、9、10、11与1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圆柱体没有全部浸入以前,测力计示数F随圆柱体下表面到液面的距离h的增大而减小.
(b)根据表中数据,实验序号3~8或13~18中F与h的数据可以看出,在圆柱体浸入同种液体的过程中,F不随h的变化而变化.
②根据表中数据,实验序号1~6或8~13中△F与V的数据可以看出,在圆柱体浸入同种液体的过程中,△F与V的比值是一个定值;比较表一、二中△F相等时的数据即可发现规律.
③用浸入水中的体积V来替代h,为了避免实验规律的偶然性,要换用高度不同的圆柱体再进行实验,根据探究的物理量即可知道表格的需要记录的项目.

解答 解:①(a)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4、5与6或8、9、10、11与1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圆柱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小于圆柱体的高,即圆柱体没有全部浸入以前,测力计示数F随圆柱体下表面到液面的距离h的增大而减小;
(b)分析比较实验序号6与7或12、13与14中F与h的数据可以看出,圆柱体浸没在水中后,测力计的示数F不再随浸入的深度h的增大而变化.
②V=sh,
实验序号1~6中△F与V的数据可得:
在圆柱体浸入同种液体的过程中,△F与V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即$\frac{△F}{{V}_{浸}}$=$\frac{△F}{Sh}$=$\frac{80}{{S}_{甲}}$.
在8~13中△F与V的数据可得:
在圆柱体浸入同种液体的过程中,△F与V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即$\frac{△F}{{V}_{浸}}$=$\frac{△F}{Sh}$=$\frac{100}{{S}_{乙}}$.
所以,圆柱体在浸入水的过程中,测力计示数的变化量△F与浸入的体积V成正比.
如:表一、二中△F为4.0N时,
甲、乙是体积相等的不同圆柱体,h=0.10m,h=0.08m,
Sh=Sh=V,
S=$\frac{V}{{h}_{甲}}$=$\frac{V}{0.1m}$,S=$\frac{V}{{h}_{乙}}$=$\frac{V}{0.08m}$,
V甲浸=0.05m×S=0.05m×$\frac{V}{0.1m}$=$\frac{1}{2}$V,
V乙浸=0.04m×s=0.04m×$\frac{V}{0.08m}$=$\frac{1}{2}$V,
所以,不同的圆柱体浸在水中,当浸入水中的体积相等时,测力计示数变化量△F的大小相等.
③因为用浸入水中的体积V来替代h,所以需要记录项目是:V(m3),F(N),△F(N);为了避免实验规律的偶然性,要换用高度不同的圆柱体再进行实验,所以物体应为:两个不规则物体丙和丁.
故答案为:①1、2、3、4、5与6或8、9、10、11与12;圆柱体浸没在水中后,测力计的示数F不再随浸入的深度h的增大而变化;②圆柱体在浸入水的过程中,测力计示数的变化量△F与浸入的体积V成正比;浸入水中的体积相等;③不规则物体丙;不规则物体丁;V(m3);F(N);△F(N).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和根据实验数据总结归纳出实验结论的能力,以及对实验设计的能力,以及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熟练运用能力.是中考的常见题型,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填“一定”或“不一定”)增大.用砂轮磨刀,有火星迸出,属于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如图所示,当S闭合,当P由a→b滑动时,灯L的亮度不变(变亮、变暗、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7.我市对烧水、煮饭的管道进行改造,天然气已在我市广泛使用,小明为测定他家天然气灶烧水的效率,在质量为200g的铝壶中放入体积为5L,20℃的冷水,记录下当时气量表的示数134.731m3,打火烧水,26min后水烧开了(气压为一标准大气压),小明这时观察气量表的示数是134.871m3,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4.0×107J/m3,天然气的单价为2.5元/m3,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铝的比热容为0.88×103J/(kg•℃),问:
(1)烧开这壶水,花费天然气多少元?
(2)这壶水烧开,共吸收了多少热量?
(3)这个天然气灶烧水的效率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下面是小丽利用刻度均匀的轻质杠杆进行探究“杠杠的平衡条件”的实验.

(1)杠杆若停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以调节右侧的平衡螺母,使它向左(左/右)移动.
(2)小丽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能不能根据图乙这一组数据得出探究结论?不能(填“能”或“不能”),理由是实验次数太少,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
(3)如图乙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在杠杆两侧各去掉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右端下沉(填“保持平衡”、“左端下沉”或“右端下沉”).
(4)如图乙所示,把B点处的钩码取下,在B点处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拉力F时,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当拉力F向右倾斜时,仍要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拉力F的大小将变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拉力F的力臂变小了.
(5)如图丙所示,为加深力臂和平衡条件的理解,老师在木质小黑板上固定一个可绕O点转动的轻质杠杆,在D点挂一个重为G的物体M,用一把弹簧测力计依次在A、B、C三点沿与圆O相切的方向用力拉,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读出三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它们的大小关系是C.
A.F1<F2<F3<DB         B.F1>F2>F3>G
C.F1=F2=F3=G               D.F1>F2=F3=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是38.3℃,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图示为一款有高、低温两档的蒸汽电熨斗电路原理图,水升温并汽化成水蒸气,从而熨烫衣服.电热丝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分析电路图,闭合S1,当S2断开时,电熨斗处于低温档;闭合S1,当S2闭合时,电熨斗处于高温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做出了杰出贡献.其中创立经典力学理论体系并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家是(  )
A.焦耳B.阿基米德C.托里拆利D.牛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9. 如图所示电路中,R1=12Ω,电路总电阻为20Ω,电流表示数为0.5A,请计算:
(1)电源电压U;
 (2)通过R1的电流I1
(3)电阻R2的阻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