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小明进行“视力的矫正”探究活动,他实验观察到如下现象:
①将眼睛甲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只将光屏远离透镜移动时,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②将另一眼镜乙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也变得模糊了:只将光屏靠近透镜移动时,又可以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1)眼球中的视网膜相当于试验中的光屏;试验中的凸透镜相当于眼球中的晶状体.
(2)分析实验现象可知:甲乙两个眼睛中,乙是凸透镜.甲是凹透镜.
(3)在实验现象①和②中,属于近视眼矫正原理的是①,属于远视眼矫正原理的是②.

分析 此题是探究“视力的矫正”实验,那么必然要和近视、远视眼的成因联系起来.
图中所示的实验器具中,蜡烛发出的光相当于物体反射的光,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移动前的光屏位置相当于物体成像的位置,移动后的光屏位置相当于视网膜.
然后结合近视、远视眼的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解答 解:(1)由图知,蜡烛相当于物体,眼球中的视网膜相当于试验中的光屏,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
(2)当眼镜甲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时,要想得到清晰的物体的像,就必须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这和近视眼的情况类似,我们知道,近视眼的晶状体折光能力强,物体的像只能成在视网膜的前面,因此用凹透镜纠正后,可以有效的发散光线,使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
(3)当眼镜乙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时,要想得到清晰的物体的像,必须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这与远视眼的情况类似,我们知道,远视眼的晶状体折光能力弱,物体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所以用凸透镜纠正后,可有效的会聚光线,使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
故答案为:(1)光屏;晶状体;
(2)乙;甲;
(3)①;②.

点评 此题的难点在于将实验和近视、远视的成因和纠正原理相结合,是课本知识的延伸,有一定的拔高难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用手竖直向下按压水平桌面时,手对桌子作用一个力F1,桌子也对手作用一个力F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1的施力物体是手,受力物体是桌子
B.F2的施力物体是手,受力物体是桌子
C.F1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桌子
D.F2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4.20”雅安地震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抗震减灾刻不容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震发生时伴有次声波
B.废墟中自救时,用砖敲打墙壁,利用固体传声效果好
C.闻到防疫消毒剂气味是扩散现象
D.救援时用紫光外线生命探测仪探测生命迹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东东在做“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了图(甲)所示的电路图.
(1)请按照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
(2)实验过程中,当电阻R由5Ω更换为10Ω后,为了探究上述问题,你认为应该采取的操作是B
A、闭合开关,读出电流表的读数
B、闭合开关,将变阻器的滑片适当向左移
C、改变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
D、闭合开关,将变阻器的滑片适当向右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如图所示,将一把塑料尺压在桌面的边沿,使它伸出桌外的长度为总长度的一半,先轻轻拨动它的顶端在用力拨动它的顶端,感受两次听到的声音发生了怎样的额变化.
(1)该实验探究的是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为了得到可信的结论,请你写出该实验的一个注意事项:让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相同.
(3)利用这个塑料尺还可以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一只“220V  100W”的甲灯和一只“220V  60W”的乙灯串联在220V的电源上,如果不计灯丝电阻变化,则两灯的总功率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煤油的热值是4.6×107J/kg,完全燃烧质量为50g的煤油可放出多少热量?用煤油炉烧水,假定煤油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有40%被水吸收,则完全燃烧50g煤油可以使2.75kg、10℃的水温度升高多少摄氏度?(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铅球实际上是在铁壳里灌以铅制成的.一只铅球的质量是3.62kg,体积是350cm3,问铅球里灌有多少铅?(已知:ρ=7.9×103kg/m3,ρ=11.3×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如图所示,SA表示从空气斜射向水面的一束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