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从比热容的角度可解释地表温度迅速变化的原因;
(2)热传递和做功都可在改变物体的内能,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做功是能量的转化;
(3)从密度大小的角度可解释空气处于稳定状态的原因;
(4)利用公式Q=cm△t可计算放出热量的多少;
(5)结合材料中的介绍,可判断黎明前气温随高度变化的规律,进而确定图象的特点.
解答 解:
(1)晴朗无云的夜间,近地面气温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地表泥土砂石的比热容较小,在放出一定的热量后,其温度变化更明显;
(2)日出后太阳辐射逐渐增强,地面很快增温,是热量发生了转移,这是通过热传递增大地面内能;
(3)逆温层的空气结构“头轻脚重”,使空气处于稳定状态,主要是因为下层空气的密度大,上层空气的密度小,所以空气中的垂直运动受到抑制,故只有B选项符合题意;
(4)由公式ρ=$\frac{m}{V}$得水的质量:
m=ρV=1.0×103kg/m3×1×103m3=1×106kg,
水放出的热量:
Q=cm△t=4.2×103J/(kg•℃)×1×106kg×2℃=8.4×109J;
(5)由题意可知,一般情况下,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下降,即高度越低,气温越高.而逆温现象则是指由于大气逆辐射较小,地面辐射散失热量多,近地面气温迅速下降,而高处气层降温较少,从而出现的上暖下冷的现象.并且逆温现象会在日出后自上而下消失,因此,它的图象应该是气温随高度的降低先升高,再下降,再升高.故只有选项C的图象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比热容;(2)热传递;(3)B;(4)8.4×109;(5)C.
点评 本题通过阅读短文,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解决所提出的问题,是较为典型的信息给予题,考查了我们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较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3V | B. | 6V | C. | 9V | D. | 12V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实验次数 | 动力F1/N | 动力臂L1/cm | 阻力F2/N | 阻力臂L2/cm |
1 | 1.5 | 10 | 1 | 15 |
2 | 1 | 20 | 2 | 10 |
3 | 0.8 | 12.5 | 1 | 1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在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 |
B. | 电路的总功率最大值为10.8W | |
C. | 小灯泡的电功率最小值为0.75W | |
D. | 滑动变阻器允许调节的范围是18Ω~60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