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09?龙沙区一模)取一个大烧杯,里面充以烟雾,倒扣在桌上,用手电筒射出一平行光束.甲图是光直接射入杯中;乙图是在杯底放一个凸透镜;丙是在杯底放一个凹透镜.
(1)请参照图示现象,在上图的右侧绘制一个记录实验现象的表格,并将现象填入表格中.
(2)对比分析甲乙两次实验,可探究的问题是
凸透镜对光束有什么作用?
凸透镜对光束有什么作用?
,能够初步得出的结论是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3)要使得出的结论更具普适性,你对实验的改进建议是(至少写出两条):
换用不同的透镜再多次实验;将凸、凹透镜所对应的瓶子改换后再进行实验
换用不同的透镜再多次实验;将凸、凹透镜所对应的瓶子改换后再进行实验
分析:(1)实验中光线不经过透镜时,不改变方向,经过凸透镜或凹透镜光的传播路线发生了改变,探究就是要探究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为了实验结论的普遍性,还要进行多次实验,所以实验表格中设计的表格中应记录现象和实验次数.
(2)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3)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要采用不同的凸透镜和凹透镜,进行多次实验;或改变容器的形状进行多次实验等.
解答:解:(1)
现象
次数
1 光束直进 光束被会聚 光束被发散
2
3
(2)甲乙两图,光线不经过透镜采用不同的凸透镜和凹透镜,进行多次实验;或改变容器的形状时,光束直进,光束经凸透镜之后,光束变窄,所以甲乙探究凸透镜对光束有什么作用.
光束通过凸透镜之后,光束变窄,说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3)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要采用不同的凸透镜和凹透镜,进行多次实验;或改变容器的形状等.
故答案为:(2)凸透镜对光束有什么作用;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3)换用不同的透镜再多次实验;将凸、凹透镜所对应的瓶子更换后再进行实验.
点评:有时学生认为会聚一定是有交点,发散一定是没有交点,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正确理解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凸透镜的会聚作用是使原来的光路变窄,会聚的光线提起会聚,平行光会聚成点,发散的光线变为平行光或会聚光线.
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是使原来的光路变宽,会聚的光线错后会聚,平行光线变得发散,发散的光线变得更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9?龙沙区一模)如图所示,电源有两节新的干电池串联组成,电阻R=20Ω,灯L标有“6V  3.6W”字样,闭合开关S后,串联电路中的电流为
0.1
0.1
A,R两端电压为
2
2
V,灯L消耗的功率为
0.1
0.1
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9?龙沙区一模)刘翔在多哈亚运会上,以13秒15成功卫冕,并打破自己保持的13秒27的亚运会110m栏亚洲记录,可以说是跑得非常之快,我们在看电视转播时,他总是没有离开小小的电视屏幕,但总是也感觉他如同飞人,这是因为我们所选取的参照物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9?龙沙区一模)导线中电流迅速变化会在空间激起
电磁波
电磁波
,它的传播
不需要
不需要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介质.传播速度和光是一样的.现代生活中很多地方利用它作为载体来传递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9?龙沙区一模)2008年1月23日,在北京开往四方(青岛)的D59动车组(时速至少达200km,可掀起8级大风)运行至安岳与昌邑间时,将正在进行复线施工的多名工人卷入车底,工人被卷入车底涉及我们所学过的物理规律是
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1月25日,319国道黔江段,工作人员向结冰路段撒沙是为了增大摩擦,向结冰路段撒盐目的是为了
降低冰的熔点
降低冰的熔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9?龙沙区一模)回顾实验与探究:
如图所示,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时,记录数据如下:

表Ⅰ
实验
次数
电阻R=10Ω
U/V I/A
1 1 0.1
2 2 0.2
3 3 0.3
表Ⅱ
实验
次数
电阻U=3V
R/Ω I/A
4 5 0.6
5 10 0.3
6 15 0.1
(1)分为两组实验用了
控制变量
控制变量
法,上述数据可以总结为关系式
I=
U
R
I=
U
R
.依次进行表Ⅱ中第5、6次实验的过程中,滑片P应向
滑动.
(2)将 R换成螺线管,则当滑片P向左滑动时,它能够吸起大头针的数量将
增多
增多

(3)在电路中再串联一个阻值为2R的定值电阻,可以探究
电流
电流
和时间一定时,导体放出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