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6.如图所示,小王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如图1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1.0cm.
(2)他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置在米尺旁.点燃蜡烛后,他还应调整火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为了让像成在光屏的中心.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1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投影仪(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靠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4)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到某一位置时,小王看到如图2所示的现象,此时凸透镜所成的像(A)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填写像的性质),这是因为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的一倍焦距范围内,若小王同学移到B点,而透镜及蜡烛的位置不变,那么他不能(选填“还能”或“不能”)观察到像(A).
(5)实验中,当小王用白纸遮掉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时,光屏上成像的情况是C
A.只出现烛焰的上半部分的像    B.只出现烛焰的下半部分的像
C.仍然是完整的像,只是变暗些     D.成像情况像不受任何影响.

分析 (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焦点到光心的距离为凸透镜的焦距;
(2)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必须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放在同一高度上;
(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应用之一:当2f>u>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的原理做出解答;
(4)物体在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像物在透镜的同侧,眼睛在透镜另一侧才能观察到虚像;
(5)用白纸遮掉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时,它仍然是一个凸透镜,让然能成完整的像.

解答 解:(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f=41.0cm-30.0cm=11.0cm;
(2)根据实验的要求,让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必须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放在同一高度上;
(3)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即2f>u>f时,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
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物体远离透镜,那么,像就会靠近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就要靠近透镜;
(4)小王看到如图2所示的现象,此时凸透镜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物体在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
若小王同学移到B点,而透镜及蜡烛的位置不变,那么他不能观察到像;
(5)用白纸遮掉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时,它仍然是一个凸透镜,让然能成完整的像,只是透过的光线较少,像要暗一些,故选C.
故答案为:(1)会聚;11.0;(2)同一高度;让像成在光屏的中心;(3)倒立;放大;实;投影仪;靠近;(4)放大;虚;一倍焦距;不能;(5)C.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凸透镜焦距的确定及成像规律和实际应用,属于基本技能的考查和基本规律的应用,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前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如图所示,要让灯L1和灯L2组成串联电路,则应只闭合开关S3,要让灯L1和灯L2组成并联电路,则应闭合开关S1、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OE、OF和OG是射到空气和玻璃界面上的入射线、反射线和折射线三条光线,则CD是法线,反射角为FOC.∠FOC=30°,则折射角为DOG.界面的左边是玻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1)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图1测一枚纽扣的直径,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纽扣的直径是1.06cm.
(2)用温度计测出冰箱冷冻室的温度如图2,示数为-5℃.
(3)图3秒表的计数为337.4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像的位置;细心的小明透过玻璃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在像A′处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A′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玻璃板太厚,两个面都成像.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不点燃(点燃/不点燃)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移动,当蜡烛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像和物大小相等.
(3)如果玻璃板放置得不够竖直,将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是:后面的蜡烛无法和像重合.
(4)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弄清楚物与像的位置关系,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将对应的像点和物点相连,或判断连线是否与镜面垂直,或测出像距和物距进行比较均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11.如图所示为小汽车车厢内的内后视镜,它是一面平面镜,司机合理调整内后视镜可以清楚看到车内和车后的情况.如图,C为一小车.E为司机眼睛,C′为C在内后视镜中的像,请完成下列作图要求:
(1)在图中画出内后视镜的位置;
(2)画出眼睛E通过内后视镜看小车C的完整光路(保留作图痕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小华为了确定某固体是晶体还是非晶体,他要探究“该固体熔化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加热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中的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47℃.
(2)实验中,观察到第6min时固体全部变为液体,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丙的方格纸上画出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
试验次数1234567
时间t/min0123456
温度t/℃35.o45.051.055.058.065.062.5
(3)该固体是非晶体(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依据是:该固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长度相同,材料也相同的甲、乙两个实心圆柱体,甲的直径是乙的直径的两倍,则甲、乙的密度之比是1:1,甲、乙的质量之比是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在“探究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有什么关系”时:
(1)小红把两个灯泡L1、L2串联起来(如图1所示),闭合开关发现:灯L1较亮,灯L2较暗.由此他猜想: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流过小灯泡L1后会减小,因此流过L1的电流比流过L2的电流大.为了验证该猜想是否正确,请你在不增加任何其他器材的情况下请设计实验验证.

对换原电路中灯L1、L2的位置,闭合开关,再次观察比较两灯泡的亮度:若L2比L1亮,则小红猜想对换原电路中灯L1、L2的位置,闭合开关,再次观察比较两灯泡的亮度,若仍是L1比L2亮,则小红猜想若L2比L1亮,则小红猜想正确,若仍是L1比L2亮,则小红猜想不正确.
(2)为了进一步探究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有什么关系,小明设计实验如下:把两个灯泡L1、L2串联起来接到如图所示电路中,分别把图2中A、B、C各点断开,把电流表接入,测量流过的电流,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在测量A点电流时,小明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小灯泡就亮了,同时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偏转至了零刻线的左侧,小红帮他立即切断电源.小明操作中存在的错误有连接电路时开关没有断开、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3)正确连接电路后,小明测得A点电流如图3所示,则通过A点的电流为0.24A.
(4)在测量C点电流时,闭合开关后发现L1和L2均不发光,电流表无示数.为了找出故障原因,小明用电压表进行检测,发现AB间电压为0,AC间电压为3V,BC间电压为3V.则电路故障可能是C
A.L1断路   B.L1短路    C.L2断路     D.L2短路
(5)排除故障,继续实验,测得通过A、B、C各点的电流是相等的,为了验证结论的普遍性,下一步他的操作是更换不同的灯泡,电阻变化,电路中的电流发生变化.
(6)小红接着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她连接了如图4的实物连接图,此时,电流表测的是干路(选填“L1”、“L2”、“干路”)的电流.若要测灯L2的电流,请你在图上只改动一根导线,完成电路的连接.(在需改动的导线上打“×”,再画出重新连接后的导线)
(7)她测出了L1、L2支路和干路上的电流分别为I1、I2和I,电流表示数分别为:I1=0.2A,I2=0.3A,I=0.5A.根据测量结果,初步得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的关系是:I=I1+I2.(写出关系式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