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码总重/N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12.0 | 14.0 |
指针位置/cm | 2.5 | 3.0 | 3.5 | 4.0 | 4.5 | 5.0 | 5.3 | 5.5 |
液体浓度ρ(g•cm-3) | 0.8 | 1.0 | 1.2 | 1.3 | 1.7 |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 2.4 | 2.8 | 3.2 | 3.4 | 4.2 |
分析 (1)(2)本题考查利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分析实验,被研究问题是弹簧受的拉力,影响因素是弹簧的材料、原来长度、横截面积、拉力;
(3)拉力达到3N以后,弹黄的伸长量与拉力便不再成正比了,根据此分析便可;
(4)受相同的拉力,弹簧伸长变化越明显,说明其精确度越高;
(5)①通过分析归纳出弹簧秤示数随液体密度变化的规律,列方程求出小桶的重和桶的容积,得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式,便可以确定选项;
②由①可知塑料杯的重力;根据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代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式可求出密度秤的分度值;
根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式,将弹簧秤示数代入,便可以求出液体密度;
③明确塑料杯的重,便可确定密度秤的零刻度线位置,根据题目要求将指针调零即可;
④根据修正后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将液体密度代入即可求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解答 解:(1))(a)和(b)它们的原长都是L0,即原长相同,它们的横截面积也相同,测力计读数都是6N,即两弹簧受的拉力相同,两次实验用的弹簧A、B是用不种金属丝制成的,即材料不同,这样控制了弹簧原长、材料横截面积、所受拉力这三个因素相同,材料这一因素不同,我们看到△L2大于△L1,即弹簧伸长的长度不同;
(2)(a)和(c)两次实验用的弹簧A、C用同种金属丝制成,即所用的材料是相同的,它们的横截面积也相同,测力计读数都是6N,即两弹簧受的拉力相同,两根弹簧的原长是分别是L0和L0′,即原长不同,这样控制不变的因素是材料、横截面积、拉力,变化的因素是原长,我们看到△L3大于△L1,即弹簧伸长的长度不同;
(3)从表中的数据知:当钩码的拉力是0N时,弹簧的长度是2.5cm,只有B图符合题意;
(4)由图知,ABCD所受拉力大小相同,D弹簧形变程度最大,说明其最灵敏;
(5)①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桶的重力加上桶内液体重力:F=G桶+G液=G桶+ρ液Vg,
将第一、二两次实验数据代入公式得:
2.4N=G桶+0.8×103kg/m3×V×10N/kg,----①
2.8N=G桶+1.0×103kg/m3×V×10N/kg,----②
由①②联立方程组解得:
G桶=0.8N,V=2×10-4m3,
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液体密度的关系为:
F=G桶+ρ液Vg=0.8N+2×10-4m3×10N/kg×ρ液,
可见F和ρ液是一次函数关系,应选择A图象.
②由①可知,塑料杯的自重G桶=0.8N.
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G桶=0.8N,此时塑料桶中没有液体,ρ液=0,
由图乙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
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0N,代入F=G桶+ρ液Vg=0.8N+2×10-4m3×10N/kg×ρ液,
解得ρ液=0.1×103kg/m3=0.1g/cm3,
所以改造的密度秤的分度值0.1g/cm3.
如图乙所示,指针指在5N的位置,将F=5N,代入F=G桶+ρ液Vg=0.8N+2×10-4m3×10N/kg×ρ液,
解得ρ液=2.1×103kg/m3=2.1g/cm3.
③当桶内不加液体时,即相当于液体密度为为0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桶的重力0.8N,弹簧测力计上0.8N刻度延长标记为0g/cm3,
为了密度称的“0刻度线”与弹簧测力计的“0刻度线”重合,小华的修正做法是:先将塑料杯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再将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校零.
④修正后的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液体密度的关系为:F=ρ液Vg=2×10-4m3×10N/kg×ρ液,可见F和ρ液是正比例函数关系,
当塑料桶中重新装满的液体密度ρ液=0.8g/cm3=0.8×103kg/m3,
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ρ液Vg=2×10-4m3×10N/kg×0.8×103kg/m3=1.6N.
故答案为:
(1)外力、金属丝的材料和粗细、原长;弹簧圈直径;弹簧长度的增加量越大;(2)外力、金属丝的材料和粗细、弹簧圈直径;原长;弹簧长度的增加量越大;(3)B;(4)D;(5)①B;②0.1;2.1;③将塑料桶挂在秤钩上后,先将指针对齐弹簧测力计的0刻度线,然后再进行测量后标注密度的刻度值;④1.6.
点评 本题不要受已有知识点干扰: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所受拉力成正比,这里考查的控制变量法的思想,通过题意找出被研问题,影响该问题的因素,在设计实验、描述结述时,要注意说清控制什么因素一定的思想,这是控制变量法的关键所在.
利用坐标图象反应物理量的关系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必须有较好的数学基础才行,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处理,得出两个物理量之间的数学表达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同时也为解决下面的问题打下了基础.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甲最大 | B. | 乙最大 | C. | 丙最大 | D. | 一样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50℃的水的内能一定大于20℃的水 | |
B. | 液态氢作为火箭燃料,是因为氢的热值较高 | |
C. | 物体放热时,温度一定降低,内能一定减少 | |
D. | 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文具盒受到的重力和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 |
B. | 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和文具盒对地球的吸引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 |
C. | 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 |
D. | 文具盒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