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7.如图甲所示,小明在两只相同的烧杯里装入初温和质量均相同的水和食用油,用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给它们加热,比较它们吸热的情况.

(1)在此实验中,除了图甲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秒表,由于水和食用油吸收热量的多少不便用仪器测量,可根据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反应吸收热量的多少.
(2)经过思考,小明想到了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本领的两种方法,
①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多的,吸热能力强;
②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小的,吸热能力强.(以上两空均选填“强或弱”)在物理学中,用比热容表示不同物质的这种性质的差别.
(3)图乙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则食用油的比热容是2.1×103J/(kg•℃).(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分析 (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需要的测量工具;
(2)依据c=$\frac{Q}{m△t}$可知:判断a、b两种物质吸热本领的大小,有两种方法:
①可判断两种物质在升高相同温度的情况下,所用时间的多少.用时较多的,说明吸收的热量多,则比热较大.②可判断两种物质在吸收相同热量的情况下,升高温度的多少.温度升高较多的,则比热较小.
(3)根据Q=cm△t得出水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根据加热时间得出吸收的热量和温度的变化即可得出食用油的比热容.

解答 解:(1)根据表中物理量可知,除了图甲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测量时间的工具:秒表,由于水和食用油吸收热量的多少不便用仪器测量,可根据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反应吸收热量的多少.
(2)依据c=$\frac{Q}{m△t}$可知:判断a、b两种物质吸热本领的大小,有两种方法:
①可判断两种物质在升高相同温度的情况下,所用时间的多少.用时较多的,说明吸收的热量多,则吸热能力强.
②可判断两种物质在吸收相同热量的情况下,升高温度的多少.温度升高较小的,则吸热能力强.
在物理学中,用比热容表示不同物质的这种性质的差别.
(3)水与食用油的质量相等,设为m,由图可知,
水在12min内吸收的热量:
Q水吸=cm△t
则食用油在6min内吸收的热量
Q油吸=cm△t
由图可知:△t=△t
由于用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给它们加热,则Q水吸=2Q油吸
即:cm△t=2cm△t
所以,c=$\frac{1}{2}$c=$\frac{1}{2}$×4.2×103J/(kg•℃)=2.1×103J/(kg•℃).
故答案为:(1)秒表;加热时间的长短;(2)强;强;比热容;(3)2.1×103

点评 本题考查了探究比热容实验,应用控制变量法、认真分析图象、应用热量公式即可正确解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某同学用一种加热器将质量为500g的冰持续加热熔化直至沸腾,记录并绘制出温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看出AB段的比热容小于CD段的比热容(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C段所吸收的热量为157500 J(水的比热容为4.2×103J/( 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所示,物体A重8N,请按所给标度,画出物体A所受重力的图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①720mm=0.72m;      
②18m/s=64.8km/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现有一个电器元件R,为了探究其电阻随温度变化的规律,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用滑动变阻器R0改变电路中的电流,随着R两端电压的增大,R的温度升高.若忽略滑动变阻器R0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因素,测得通过电器元件R的电流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值,测量的数据如表所示.
U/V0.400.600.801.001.201.50
I/A0.200.450.801.251.802.81
(1)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该电器元件的电阻R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是该电器元件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已知电路中的电源两端电压为3V,闭合开关后,当电流表示数为0.80A时,滑动变阻器R0的电功率为1.76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交警在查“酒驾”时,先请司机打开车窗,若闻到酒精气味,则要求司机必需接受酒精含量的测试.交警能闻到酒精气味是因为酒精(  )
A.分子间有空隙B.分子很小
C.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D.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燃烧10千克的煤炭,能使多少千克的水从20℃上升到100℃?(煤炭的热值q=3×107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海宝”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其形象如图所示.在点缀上海街头的各种“海宝”中,有一座材质均匀、实心的“海宝雕塑”质量为5.0×103kg,密度为2.5×103kg/m3,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500cm2,求:
(1)体积V;
(2)重力大小G;
(3)对地面的压强p.(g取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某同学在体育活动中,从铅球下落陷入沙坑的深度情况猜想到:物体的重力势能可能与物体的质量、下落高度和运动路径有关.于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大小、形状相同的A、B、C、D四个铅球,其中A、C、D三球的质量为m,B球质量为2m,让A、B两球从距沙表面高H静止下落,C球从距沙表面高2H静止下落,D球从距沙表面高2H的光滑弯曲管道上端静止滑入,最后从管道下端竖直地落下(球在光滑管道中运动的能量损失不计).实验测得A、B两球陷入沙深度分别为h1和h2,C、D两球陷入沙深度均为h3,且h1<h2<h3

(1)本实验中,铅球的重力势能大小是通过球陷入沙面的深度来反映的.
(2)比较A、B两球,发现B球陷入沙深度更大,由此可得出结论:当下落高度一定时,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3)比较A、C两球,发现C球陷入沙中深度更大,由此可得出结论:当物体质量相同时,下落的高度越高,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
(4)比较C、D两球,发现两球运动的路径不同,但陷入沙深度相同,由此可得出结论: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选填:“有关”或“无关”).
(5)小球在下列过程陷入沙面前,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陷入沙中后到小球静止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