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下列各图不属于连通器的是 ( )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陕西卷)物理(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1、S2,下列对电路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L1与L2串联

B.电流表A1测L1的电流

C.当开关S2断开时,通过L1的电流变小

D.当开关S2断开时,电流表A2的示数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黑龙江龙东地区卷)物理(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与实际最相符的是 ( )

A.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5g

B.人正常体温约为37℃

C.教室房间的高度为4dm

D.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黑龙江黑河、齐齐哈尔、大兴安岭卷)物理(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小军同学利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做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实验中当光屏距凸透镜18cm时,会在光屏上出现一个 (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应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答出一个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黑龙江黑河、齐齐哈尔、大兴安岭卷)物理(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两个相同的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固定在天花板上,如图所示,当匀速提升物体时,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20N,物体移动的速度为0.1m/s,每个滑轮重10N,忽略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3m/s

B.物体的重力为40N

C.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6.67℅

D.拉力F的功率为2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黑龙江黑河、齐齐哈尔、大兴安岭卷)物理(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根据生活经验,下列说法与实际相符合的是 ( )

A.一支中考涂卡所用2B铅笔的长度约17.5cm

B.中学生大拇指甲的面积约10cm2

C.一本初中物理课本的质量约500g

D.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约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初三物理第六套 题型:实验题

小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如图所示。

(1)分析图中的A.B(或A.C……),说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 (填方向)的浮力;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是 N。

(2)观察 四个图(填图的序号)可得出结论:金属块在同种液体中受到浮力的大小随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增大而 (选“增大”或“减小”);

(3)分析A.D、E三个图,说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 有关。

(4)上述设计方案,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

A.控制变量法 B.转换法 C.模型法 D.等效法

(5)小明还想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其形状是否有关” 。他找来薄铁片、烧杯和水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铁片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铁片下沉至杯底。

步骤二:将铁片弯成“碗状”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

①通过分析可知,第一次铁片受到的浮力_____________第二次铁片受到的浮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②小明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有关。小明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是:他只关注了铁片形状的改变,忽视了________________对浮力大小的影响。

(6)根据图中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出:①金属块的密度是: kg/m3;②煤油的密度是: 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西桂林卷)物理(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如图所示,为小丽在“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所选用的器材在水平桌面上进行的实验过程图示.

(1)本实验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

(2)小丽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的 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的 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3)通过实验小丽得出结论: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跟受力面积有关.小丽的结论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4)在生活中,书包的背带做得又宽又大,这是利用了: 来减少压力作用的效果;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所蕴含的物理知识是: 来增加压力作用的效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西贵港卷)物理(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这里的“轻声”是指声音的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依据讲话人的 来分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