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在“探究杠杆平衡”的实验中:
(1)把杠杆挂在支架上,观察到杠杆左端下沉,为使杠杆在______位置平衡,我们需要将左边的平衡螺母向______(填左、右)调节,右边的平衡螺母向______.(填左、右)
(2)杠杆平衡条件是______.
(3)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当杠杆平衡时,填写表格:
动力(N) 动力臂(cm) 阻力(N) 阻力臂(cm)
0.98 4.0 8.0
1.47 2.45 6.0
2.0 1.96 4.0

(1)“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大小;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左端下沉,调左端或右端的平衡螺母都向右端移动;
(2)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
(3)第一次实验:∵0.98N×4cm=F2×8cm,∴F2=0.49N;
第二次实验:∵1.47N×L1=2.45N×6cm,∴L1=10cm;
第三次实验:∵F1×2cm=1.96N×4cm,∴F1=3.92N.
故答案为:(1)水平,右,右;
(2)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3)见下表:
动力(N) 动力臂(cm) 阻力(N) 阻力臂(cm)
0.49
10
3.9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6?沈阳)小森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把杠杆挂在支架上,观察到杠杆左端下沉,当他去调节螺母时,发现两侧螺母已丢失,聪明的小森在
(“左”或“右”)侧末端缠些透明胶就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了.
(2)某次测量中,如图所示的杠杆已处于平衡状态.若小森在两边钩码下方各拿走两个钩码,杠杆
(“左”或“右”)端将下沉.为使杠杆恢复水平平衡,小森应将左侧剩余的两个钩码移至
D
D
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6、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
水平
位置平衡;如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则可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如图是小明同学三次实验的情景,实验时所用的每个钩码重0.5N,杠杆上每一格长5cm,部分实验数据已记录在上表中.

(1)请将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补充完整.
(2)小明的第3次实验存在错误,其错误是
F1的方向未垂直于杠杆

(3)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为了
D

A.减小摩擦,B.使每组数据更准确
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D.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
(4)古希腊的学者阿基米德首先总结了杠杆平衡条件,据此,他发出了“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的豪言,他的设想
(“有”或“没有”)道理,经过努力能实现吗?为什么?
不能,没有这么长的杠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为了保持杠杆在
水平
水平
位置平衡,目的是
排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便于测量力臂大小
排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便于测量力臂大小
.若发现杠杆左端偏低,必须将杠杆平衡螺母向
移动一些.通过实验得到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F1l1=F2l2
F1l1=F2l2
,多次实验目的是
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斜拉测力计,示数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小明发现杠杆右端低左端高,此时杠杆处于
平衡
平衡
状态.(填“平衡”或“非平衡”)
(2)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小明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主要目的是
便于测量力臂大小
便于测量力臂大小

(3)如图甲所示,在杠杆左边A处挂四个相同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右边B处挂同样钩码
3
3
个.
(4)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变大
变大
(变大/变小/不变),其原因是
拉力的力臂变小了
拉力的力臂变小了

(5)如图丙所示,在调节平衡后的杠杆两侧,分别挂上相同规格的钩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两侧各去掉一个钩码,则
A
A

A.左端下降         B.右端下降        C.仍然平衡        D.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把杠杆挂在支架上,实验前没有挂钩码,发现杠杆右端下倾.可将右端螺母向
边旋转(填“左”或“右”).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实验提供10个钩码,杠杆上每格距离相等,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在杠杆左边离支点2格的A处挂了3个钩码,如图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你在杠杆右边挂上钩码(用二种方法)
方法一:在
3
3
处(填图中数字序号)挂
2
2
个钩码;
方法二:在
1
1
处(填图中数字序号)挂
6
6
个钩码;
(3)实验中改变支点两侧的钩码位置和个数,用同样的方法做了2次实验,得到以下数据,请将数据表格补充完整
实验
次数
动力
F1/N
动力臂
L1/cm
动力×动力臂
F?L1
阻力
F2/N
阻力臂
L2/cm
阻力×阻力臂
F?L2
1 4 20 80 16
5
5

80
80
 
2
6
6
5
30
30
 
15
2
2
 
30
由此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F1?L1=F2?L2
F1?L1=F2?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