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
(1)平面镜能够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2)实验探究过程中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3)若用另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图甲).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玻璃板没有和桌面垂直.
(4)解决上面的问题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图乙).通过分析同学们做的记录,你能得出的结论是①物和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②物体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5)他们发现,旁边一组同学是将玻璃板和蜡烛放在方格纸上进行实验的.你认为选择方格纸(选填“白纸”或“方格纸”)做法更好,理由是更加便于比较像、物到镜面的距离关系.

分析 (1)根据平面镜的成像原理分析解答即可;
(2)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确定像的位置是关键.像的位置用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来确定.实验中既能看到物体A的像,又能看到蜡烛B,要采用透明的玻璃板;研究物像的大小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把蜡烛A的大小用蜡烛B来代替;
(3)实验时玻璃板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4)从实验的目的:探究,验证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角度分析即可;
(5)从方格纸的方格分析,有方格可以直接判断物体与像之间的位置关系.

解答 解:(1)平面镜能使物体成像,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2)为了确定像的位置,让蜡烛A的像和蜡烛B重合,既能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实验中要使用透明的玻璃板,便于确定像的位置;选用大小相同的两个蜡烛,是为了用蜡烛B代替蜡烛A,来比较物像的大小.
(3)蜡烛B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玻璃板未竖直放置,像和物体不在同一水平面上;
(4)本实验是探究、验证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他们下一步应该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通过归纳处理即可得出如下结论:物和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物体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5)因为使用方格纸可以直接在纸上判断物体与像之间的位置关系,不用再进行测量,从而使实验步骤更加简单.所以选用方格纸比选用白纸好.
故答案为:(1)光的反射;(2)便于确定像的位置;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3)玻璃板没有和桌面垂直;(4)①物和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②物体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5)方格纸; 更加便于比较像、物到镜面的距离关系.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探究实验,选玻璃板而不选平面镜,这是实验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也是中考中经常出现的一个知识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如图甲所示是小宇家的电能表,此时电能表的示数为31.6kW•h,图乙是他家的一盏白炽灯,该灯正常工作1min消耗的电能是6000J,能使小宇家的电能表的转盘需转动5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所示是“神州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时的示意图,成功对接后,若说“天宫二号”处于静止状态,则选取的参照物可能是(  )
A.地球B.太阳C.月球D.神州十一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凿壁借光”的故事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打雷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原因是在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闪电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6.一个容积为5L(1L=10-3m3)的油桶,最多能装多少千克的植物油?(ρ植物油=0.9×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北方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内会结“冰花”,“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生成的,此时小芳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玻璃上,这是因为发生了凝固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图中物体的长度为1.68cm;
弹簧测力汁的示数为1.6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悉尼科技大学的研究小组研发了一种独特的复合材料--石墨纸,如图所示,其成分以石墨为主,薄如纸张,比钢要坚硬10倍且轻巧,还可以回收再利用,未来应用非常广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与同体积的钢相比,石墨纸的质量较大
B.与钢相比,石墨纸的硬度较大
C.石墨纸是一种环保材料
D.石墨纸是绝缘体,不易导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