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短文
父亲拍下儿子在黄河冰面上救人的惊现瞬间
          据山西晚报报道,2011年2月4日,张帆与父母来到运城平陆黄河湿地观赏天鹅,突然间,在冰水交融的湖面上,一落水女孩凄厉呼救.张帆迅速趴在了满是天鹅粪的冰面上,匍匐着向前爬去救人.张帆艰难地爬到女孩身后,把在冰面上捡到的女孩遗落的围巾甩给女孩,并向她高喊:“赶紧抓'绳子'”.女孩很快抓紧了“绳子”,无奈女孩的身体太重,张帆反倒一次次差点被拖入水中(如图所示).小伙子长时间的匍匐,加速了冰的熔化,张帆感觉身下涌出一股股冰水,耳边不断响起“咔嚓咔嚓”的冰裂声.就在千钧一发的时刻,景区管理人员带着救生圈,系着长绳赶来增援,落水女孩终于被托出湖面.就在张帆救人之时,父亲张京平正在远处专心拍摄天鹅,忽然,在湖中央,一个挣扎着的女孩闯入他的镜头,紧接着,一个匍匐行进的身影,也进入他的视线.他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按动快门,见证、记录着一个正在发生、可遇不可求的事件!张京平调整焦距,使年轻人的面容清晰地出现在镜头里,却惊恐地发现--救人的小伙,竟是他的独生儿子张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张帆趴在冰面上匍匐着爬去救人,是因为趴在冰面上能增大与冰面的__________,减小对冰面的___________,使冰面不易裂开;
(2)张帆用“绳子”去拉女孩时,反倒差点被拖下水中,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
(3)张帆耳边不断响起“咔嚓咔嚓”的冰裂声是由于冰的____________产生的;
(4)张京平使用的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镜.
(1)接触面积(表面积或受力面积);压强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相互作用)
(3)振动
(4)凸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9、阅读下列短文要求从中找出两个与物理知识有关的短语或句子,并说明所涉及的物理知识.
小林中午放学了,天气非常炎热,小林在路边买了一支冰棍,打开包装纸,冰棍上冒着白气,吃了冰棍以后,哇!凉快多了.他边走边唱,不知不觉到了家门口,就闻到一股香味,原来妈妈正在做油炸鸡大腿,一不小心,滚开的油锅中溅入一滴水后,产生了剧烈的响声,并溅起油来…
句子或短语1:
凉快多了
物理知识
冰棍熔化吸热

句子或短语2:
产生了剧烈的响声
物理知识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0?连云港)阅读下列短文,完成文后问题
荧光灯比白炽灯省电的原因:荧光灯,其管壁上涂有荧光物质.管内装了一些氮和水银蒸气.当电流通过时,这些气体就发出了人眼看不见的紫外线,紫外线射到荧光粉上就发出可见光.日光灯就是一种荧光灯,其正常发光时的温度大约40℃到50℃,而白炽灯需要电流把灯丝加热到2500℃左右才发光,其中大约只有8%的能量转变成可见光.
(1)紫外线虽然看不见,但它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试举一例:
验钞机
验钞机

(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说明荧光灯比白炽灯省电的原因:
荧光灯损耗的内能比白炽灯少
荧光灯损耗的内能比白炽灯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地震
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震源中心区地震烈度达到9级,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危害.
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产生地震波.地震波分两种,纵波和横波,纵波使地面的物体上下振动,而横波使地面物体在水平方向振动,震区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动之前,有时首先感到上下跳动,接着产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动.
一次地震释放的能量越多,地震得震级越大.同样大小震级的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相同;为衡量地震破坏程度,科学家又“制作”了另一把“尺子”一一地震烈度.一般情况下仅就烈度和震源、震级间的关系来说,震级越大震源越浅、烈度也越大.
大地震时泥石流会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形成的最大唐家山堰塞湖长约803米,最大宽约611米,顶部面积约30万平方米,库内水位最深达716米,库容达1亿立方米,上下游水位差达52米.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地震
波来临时人随建筑物一起左右摆动,此时逃生由于
惯性
惯性
会很容易跌倒.就是人站立不动也会跌到,因摆动后人体的
重心
重心
将偏离竖直方向,与重力不在一直线上,人体自然失去平衡.
(2)地震的震级可以衡量地震
释放能量
释放能量
的多少,地震的破坏程度用
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
表示.
(3)如果用唐家山堰塞湖水来发电,发电效率为10%,最多能获得
1.13×105
1.13×105
kW?h的电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1)磁怕热
一天,小明在炉子旁边,将铁钩在炉子中烧得通红.小明想,如果将磁铁放在火中烧,会发生什么现象呢?磁性是变强,还是变弱了呢?
他设计并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将一条形磁铁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另一端吸着一些小铁钉.现在,用酒精灯给磁铁加热,经过一段时间后,当磁铁被烧红时,小明发现小铁钉纷纷落下.
同样的道理,如果反过来将铁钉烧得通红,磁性也是吸不住它的.在炼钢厂里,人们用电磁起重机吊起生铁等原料投入炼钢炉中,却无法用电磁起重机搬运刚刚生产好的钢锭.电磁起重机上有一个很大的电磁铁,利用电磁铁吸住生铁自然没问题,但是对刚刚凝固的钢锭,电磁铁就显得无能为力了.人们只好用车搬运刚做好的钢锭.
其实,除了高温可以破坏磁铁的磁性外,剧烈振动、高频磁场也会使磁铁的磁性减退或消失.
①根据上述短文的阅读,你可以得出什么初步结论?
②你认为这一结论在什么地方可以应用?请举一个应用的设想.
③刚才你和小明在学习研究这一问题时,整个过程是运用了怎样的学习程序?
④电饭锅的温度达到了103℃左右自动“跳闸”,这是利用了磁钢的什么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0?潮南区模拟)阅读下列短文,回答短文后的问题.
何时更粘
初春的早晨,晓丽去农贸市场买蜂蜜,售货员将蜂蜜用勺子盛出,往瓶子里倒.晓丽发现蜂蜜向下流动得比较缓慢,不像流水那样.“咦!淌得这么慢!”售货员笑着说:“我的蜂蜜质量好,太粘了!”晓丽心想:“对了,蜂蜜比水的粘性大.看来,不同的液体粘性的大小不同.可是…为什么在家里倒蜂蜜时好像不是这么粘呢?难道真是如同售货员所说的质量好吗?以前也是在这里买的呀!”
晓丽带着疑惑,走在回家的路上,她想到这样的问题:是否有什么因素使得蜂蜜的粘性有时大有时小呢?也就是说物质的粘性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晓丽百思不得其解.她突然想到:蜂蜜由于粘性能粘住东西,这和磁铁能吸住小铁钉的现象有些相似.而在做火烧磁铁的实验时发现温度越高,磁性越弱.那么,液体的粘性又会怎样呢?会不会也有相似的关系呢?
晓丽根据磁性与温度的关系,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假说:物质的粘性也可能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粘性越小.
也就是说,如果让同一种液体从相同的斜面流下,温度低时需要的时间长,温度高时需要的时间短.
想到自己的假说,晓丽兴奋起来,赶回家,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将蜂蜜分装入三个小瓶,一瓶放在冰箱,一瓶放在室内,另一瓶放在微波炉加热一会儿.然后找三支相同的试管,让爸爸妈妈帮忙,用三支滴管分别从三个小瓶中各取一滴蜂蜜,同时、分别滴到同样倾斜放置着的试管内壁上,观察各滴蜂蜜流到试管底部的时间并进行比较.

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晓丽顺利完成了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蜂蜜 在冰箱中 在室内 用微波炉加热
温度 较低 一般 较高
流淌时间 较长 一般 较短
晓丽和爸爸妈妈一起又用其他几种物质做了相同的实验,并对这些实验现象进行了分析.
晓丽象科学家那样得出了结论.请你回答:
(1)晓丽得出的结论是:有些物质,随着温度的升高,它的粘性
越小
越小
(越大/越小/不变).
(2)这一结论可以用下列的
B
B
图象来表示.
(3)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晓丽运用了转换法,通过这种科学方法,晓丽将不能直接测量的
粘性
粘性
转换成可以测量的
时间
时间

(4)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晓丽经历的探究思维程序是:发现问题、
猜想和假设
猜想和假设
、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归纳分析、
得出结论
得出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