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6.“…驻足倾听,隐隐传来‘威风锣鼓’的节奏,渐渐地鼓声、锣声变得雄壮、喧腾起来,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对文中“隐隐传来”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空气可以传声B.锣鼓声响度很小
C.锣鼓声传播速度很小D.观察者离声源很远

分析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三种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声音的响度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物体振动幅度,二是距离发声物体的远近.

解答 解:文中“隐隐传来”的意思,是指声音的响度较小,主要原因是由于距离发声物体太远,听到声音的响度太小,另外还可以证明空气可以传声.故ABD正确
但本题中,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相对固定的,不会发生改变,故C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声音传播的条件、与响度有关因素的掌握情况.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当光从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将远离(选填靠近法线或偏离法线),这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如图,电源电压6V保持不变.只闭合开关S l,电流表示数为0.2A;再闭合开关S2,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4A,则R2的阻值为20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如图的装置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乙物质量为0.5kg,底面积为20cm2,甲、乙均保持静止状态,不计弹簧测力计及绳子重力,则甲物质量是0.3kg,此时乙对地面的压强为1000Pa.(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小明用如图的滑轮组将一个重为120N的物体在3s内匀速提升了2m,所用的拉力为50N.(不计绳重和摩擦)
(1)求拉力的功率;
(2)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若仍用该滑轮组提升一个重为170N的物体,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某同学在上学去的路上,用0.8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又用1.2m/s的速度走完后一半路程,则他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0.8m/sB.0.96m/sC.1.0m/sD.1.2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物理学使人类认识了物质世界物质的相互作用和物质运动的规律,揭开了物质世界组成的秘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小姜和同学们在研究摆钟的摆球摆动情况时,针对摆球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跟哪些因素有关提出了以下猜想:
A.可能与摆球质量有关;
 B.可能与摆线的长短有关;
C.可能与摆角的大小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他们利用质量不同的两个小钢球、长度不同的两根细线、一个铁架台和一个秒表,按图示的装置
次数摆线长L/m摆球质量m/g摆角θ/°t/s
11202
21.4202.4
31.4202.4
41.4302.4
进行了以下四次实验.(利用秒表测出摆球摆动30次所用的时间,用这个时间除以30,得出摆球摆动一次所用时间)
(1)由1、2两次实验,可验证猜想B(填字母代码),其结论是:在摆球质量和摆角相等时,摆线越长,摆动一次的时间越长.
(2)由2、3两次实验,可验证猜想C(填字母代码),其结论是:在摆球质量和摆线长相等时,摆动一次的时间与摆角的大小无关.
(3)由3、4两次实验,可验证猜想A;
(4)若有质量相等的钢球和木球,为了减少误差,你将选用钢 球来进行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导体中的电荷只要移动就一定形成电流
B.绝缘体不导电,是因为绝缘体中几乎没有电子
C.超导体是最好的发热电阻材料
D.金属能够导电,是因为金属内部有大量的自由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