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6米的两点,甲、乙两车同时分别从P点和Q点出发,它们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两车运动6秒之后(  )
A.甲、乙两车可能相距1.2米
B.甲、乙两车一定相距7.2米
C.甲、乙两车的位置可能重合
D.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一定只有4.8米和7.2米两种可能

分析 分析图象中的数据和函数(s-t)关系,可看出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甲、乙的运动方向确定两车运动6秒之后的路程.

解答 解:由图象中的数据和函数(s-t)关系,可看出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在图甲的图象中可看出,当时间为6s时,路程为2.4m;在图乙的图象中可看出,当时间为6s时,路程为3.6m;已知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6米的两点,
(1)若相向而行,且甲车在左边,乙车在右边,如图所示:

则两车运动6秒之后甲、乙两车相距s1=6m-2.4m+3.6m=7.2m,
(2)若相对而行,且甲车在左边,乙车在右边,如图所示:

则两车运动6秒之后甲、乙两车相距s2=6m-2.4m-3.6m=0m,则甲、乙两车的位置可能重合;
(3)若相向而行,且甲车在左边,乙车在右边,如图所示:

则两车运动6秒之后甲、乙两车相距s3=6m-3.6m+2.4m=4.8m.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利用速度公式分析图象的能力.本题有一定的难度,难度在于图象上并没有标出P点和Q点,而要解答本题就需要我们先分析出P点和Q点分别位于图象上的什么位置,要找出P点和Q点的位置,就需要根据题意去分析,所以该题也考查了学生分析题意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的浮沉条件,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悬浮在水中的铁球一定是空心的B.沉在水底的铁球一定是实心的
C.漂浮在水面的铁球一定是空心的D.沉在水底的铁球可能是空心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小明认真复习物理时,发现书上的插图中有许多信息.如图所示:

(1)甲图中观察到反射光线后,把半面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则不能(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ON在同一平面内.
(2)乙图中试管口木塞冲出过程出现白雾说明水蒸气内能减少(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能量转化情况与内燃机做功冲程相同.
(3)丙图中将自制气压计由山脚下拿到山顶上,液柱会上升(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说明海拔越高,大气压强越小(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
(4)丁图中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d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斜面底部用金属片挡住,其设置的目的是便于测量时间;B、C两点间的平均速度vBC=0.5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某家庭用燃气热水器将质量为200kg、温度为20℃的自来水加热到50℃,消耗的天然气体积为2m3(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为3.2×107J/m3.求:
(1)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水吸收的热量;
(3)该热水器工作的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甲灯标有“8V 16W”的字样,乙灯标有“12V 36W”的字样.两灯串联后接在电压为U的电路中,要保证两灯不损坏,电压U的最大值应是16V,此时甲灯的亮度比乙灯一样亮(选填“亮”、“暗”或者“一样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根据平面镜所成的像作出物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潜水员看斜插入水中的一根木桩的水上部分,其中正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如图所示,物体重为20牛,则F1为20牛,当拉力方向由F1变为F2时,F2将不变(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同学们联想玩跷跷板的游戏,决定要研究动力对杠杆平衡的影响.他们将一个玩具“水蓝蓝”固定在杠杆一端的B点作为阻力,且保持阻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不变,在杠杆的另一端用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并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动力的大小.实验中,甲小组每次都保持动力在竖直方向、只改变动力作用点的位置,分别如图(a)中的F1、F2、F3所示;乙小组每次都保持动力作用点的位置不变、改变动力的方向(“动力的方向”用OA连线跟动力方向的夹角θ表示,且0°<θ≤90°),分别如图(b)中的F4、F5、F6所示;表一、表二是两小组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

表一       甲小组              表二      乙小组
实验
序号
支点到动力
作用点的距
离s (厘米)
动力的方
向(夹角θ)
动力的
大小(牛)
实验
序号
支点到动力
作用点的距
离S (厘米)
动力的方
向(夹角θ)
动力的
大小(牛)
1590°641530°4
21090°351545°2.8
31590°261590°2
(1)分析比较表二中的实验第三列与第四列数据可知:作用在杠杆一端的阻力不变时,要使杠杆平衡,在动力作用点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动力的方向,θ越大,动力越小.
(2)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与表二中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作用在杠杆一端的阻力不变时,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是动力的大小、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