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7.在一小桶中分别装满密度已知的四种不同液体后,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了它们的总重,记录结果如表所示.由表中数据可知,小桶受到的重力为0.8N.若在小桶中装满另一种液体时,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其总重为2.4N,则该液体的密度为1.6×103kg/m3
液体密度/(g/cm30.81.01.21.4
弹簧测力计示数/N1.61.82.02.2

分析 (1)空塑料桶的质量和容积一定,根据图象读出任意两组液体的密度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利用密度公式得出等式,联立方程即可求出空塑料桶的质量;
(2)由(1)中得出空塑料桶的容积;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位2.4N时,根据G=mg求出液体的质量,利用密度公式求出液体的密度.

解答 解:(1)设塑料桶的重力为G0,容积为V0
由表格数据可得,ρ1=0.8g/cm3=0.8×103kg/m3,F1=1.6N,ρ2=1.0g/cm3=1.0×103kg/m3,F1=1.8N,
由ρ=$\frac{m}{V}$,且F=G=mg,得:
F1=G0+m1g=G01V0g,
即G0+0.8×103kg/m3×V0×10N/kg=1.6N----①
F2=G0+m2g=G02V0g,
即G0+1.0×103kg/m3×V0×10N/kg=1.8N--------②
联立①②两式可得:
G0=0.8N;
(2)把G0=0.8N代入①式可得:
0.8N+0.8×103kg/m3×V0×10N/kg=1.6N,
解得:V0=10-4m3=0.1dm3;=1×10-4m3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4N时,液体的重力:
G′=F′-G0=2.4N-0.8N=1.6N,
液体的质量:
m′=$\frac{G′}{g}$=$\frac{1.6N}{10N/kg}$=0.16kg,
液体的密度:
ρ=$\frac{m′}{{V}_{0}}$=$\frac{0.16kg}{1×1{0}^{-4}{m}^{3}}$=1.6×103kg/m3
故答案为:0.8;1.6×103

点评 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的理解与掌握,关键是知道同一塑料桶的质量和容积一定,计算过程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以下现象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物态变化过程,在其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是(  )
A.霜的形成B.冰的消融C.雪的形成D.雾的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我们在上体育课时,会遇到了下列一些场景,由此联想到一些学过的物理知识,下列联想错误的是(  )
A.“跳远助跑”是利用了惯性的原理
B.“引体向上”时手搓镁粉利用了减小摩擦的道理
C.“踢足球”时利用了力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道理
D.“打排球”时把排球向上抛起,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收音机中的音量开关是调节响度的
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响度大比响度小的声音传播速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质量为50kg的水,温度从25℃升高40℃,需要吸收多少焦的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古诗“花气袭人知骤暖”的意思是,从花的芳香气味变浓可以知道周围的气温突然升高.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这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组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和引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物体重0.4N,它的体积V=50cm3.物体的密度多少?( g取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在一片空旷的原野上,某工地正在施工,如图所示A点是工地进行爆破点,小王在离爆破点1000m左右的B点,当时天空乌去密布,工地进行一次爆破后3s小王听到爆破声,又过了2s,小王又听到爆破声,求云层离地面多高?(v=340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在进行光学实验的探究过程中:

(1)小明同学用如图中甲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其中有一个可折转的光屏,用来验证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及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光屏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呈现光路.
(2)如图乙,小明利用透明玻璃板、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另一侧的蜡烛B,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相等.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B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相同的操作.
(3)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首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蜡烛的像能呈在光屏上,调好后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丙所示,点燃蜡烛后,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由此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得到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得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清晰像变小
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要得到清晰的像,应向左移动光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