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13?广州)一般分子的直径约为 0.4nm,碳纳米管内部是空的.外部直径只有几到几十纳米,密度远小于钢,而强度远大于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分析:纳米是长度单位;根据碳纳米管的特性分析答题.
解答:解:A、纳米是长度单位,不是体积单位,故A错误;
B、碳纳米管在使用过程中要消耗能量,不能用来制作不消耗能量的电动机,故B错误;
C、碳纳米管密度小、强度大,可以作为制作防弹背心的材料,故C正确;
D、碳纳米管的尺寸大于一般分子的尺寸,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筛选信息结合已有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3?增城市一模)广州秋天干爽,图中是上午第一节课天平处于平衡时的情景.则:
(1)烧杯中的水的质量是
61.8g
61.8g

(2)实验后,他没有倒掉烧杯中的水,下午最后一节课,你觉得烧杯中的水的质量将会
变小
变小
(选填“变大”、“不变”、“变小”),你判断的依据是
烧杯中的水会蒸发成水蒸气
烧杯中的水会蒸发成水蒸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3?广州)如图所示,把一张轻质纸放在两本书上,沿纸面下方吹气,原平整的纸会从两书间的空隙下陷,据此推断空气对下陷纸片上、下表面的压强哪个小?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下表面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下表面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3?广州)(1)在某地做探究水沸腾实验,装置如图 1所示,加热一段时间,烧杯内的水翻腾,有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此时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96℃
96℃
.烧杯内的水是否已沸腾?
.判断的依据是
这时有大量的气泡生成,并且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到水面破裂,这是水沸腾时的现象
这时有大量的气泡生成,并且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到水面破裂,这是水沸腾时的现象

(2)海拔越高,大气压越小,用同一套装置测得不同楼层的大气压值如图 2 甲、乙所示,乙图大气压值等于
753
753
mm 高的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其中
图是放在较高楼层时的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3?广州)小聪估测书包重量,现有细绳、重量可忽略的长硬棒、刻度尺、一瓶 600mL 的水,空瓶的质量忽略不计.
(1)这瓶水的质量 m=
0.6kg
0.6kg
,重量 G=
6N
6N
.(1mL=1cm3,水的密度是1g/cm3,g=10N/kg)
(2)手提细绳,如图,若硬棒水平静止.在图中标示需要测量的长度.
(3)书包的重量约为
L2
L1
?6N
L2
L1
?6N
(用上述求得及所测得的物理量符号标示)
(4)若测量中硬棒挂书包一端下沉,你有什么办法让硬棒恢复水平平衡?
把书包向右移动一点(或把细绳向左移动一点)
把书包向右移动一点(或把细绳向左移动一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3?广州)(1)灯泡L1、L2规格相同,按图1所示电路图连接图2的电路,要求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最大
(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观察不到两灯发光,将一根导线接在L1两端时,观察到L2会发光,据此猜想有可能是两灯的实际电功率太小,也可能是L1断路.扼要写出确定上述哪一个猜想正确的检测过程.
检测方法 观察到的现象 得出的结论
用一根导线接在L2两端
用一根导线接在L2两端
L1亮/L1不亮
L1亮/L1不亮
两灯的实际电功率太小/L1断路
两灯的实际电功率太小/L1断路
(3)更换元件后,两灯发光,小明用一个电压表分别测图2电路中两灯电压:如图3所示,将电压表正确接在L2两端(电路的其他部分没有画出),电压表示数如图4所示,则L2两端电压为
1.3
1.3
V.为了测L1的电压,把图3中的导线M的左端从a接线柱改接到b接线柱.这样能测出L1的电压吗?
不能
不能
.原因是:
直接改接到b接线柱,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直接改接到b接线柱,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