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3.小宇骑车时发现,不踩踏脚板,车也能滑行一段距离,他在不同的路面上多次尝试后猜想:车滑行的距离可能与路面的粗糙程度和速度有关.为探究其中的奥秘,他在水平桌面上搭成一斜面,用小球做实验,并用毛巾、棉布、木板等改变水平桌面的粗糙程度.

(1)为了探究小球在水平面上的滑行距离与速度的关系:小宇应先后三次将小球从斜面的不同(选填:“同一”或“不同”)高度处释放,比较小球在同一(选填:“同一”或“不同”)粗糙面上滑行的路程
(2)为探究小球滑行距离与水平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小宇应先后三次将小球从斜面上的同一(选填:“同一”或“不同”)高度处释放;小宇认为,通过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结论: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阻力作用,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3)在上述(2)的三次实验中,小球受非平衡力的作用(选填“平衡”或“非平衡”);若小球克服毛巾的摩擦力做的功为W1,小球克服木板的摩擦力做的功为W2,则W1=W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为了模拟研究汽车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李斌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探究实验:将A、B两个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高分别为hA、hB的位置滚下(mA<mB,hA>hB),推动小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同组的小红认为他这样设计实验得出的结论有问题,理由是:没有控制两个小球的质量相等.

分析 (1)小球从斜面上滑下,到达底端的速度取决于物体的高度,并且让小球以不同的速度在同一粗糙面上滑行.
(2)实验目的是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需要控制小球的初速度要相同;进行合理的推理得出假如不受力的情况.
(3)物体只有在平衡状态下才会受平衡力的作用;根据能量守恒进行分析,即物体在斜面末端具有相同的速度,即具有相同的动能,结合其能量变化情况可做出判断.
(4)要探究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应控制车的质量、路面相同而车的速度不同,据此分析答题.

解答 解:(1)因为小球从斜面上滑下,到达底端的速度取决于物体的高度,因此将小球从不同的高度处释放,比较小球在同一粗糙面上滑行的路程长短;
(2)在探究过程中,采用控制变量法,保证小球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要相同,因此三次实验要使小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
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光滑无摩擦,则小球不受摩擦力,小球的速度和方向不变,即做匀速直线运动.
(3)在上述(2)的三次实验中,小球的运动速度逐渐减小,所以小球受非平衡力的作用;
因为物体在斜面的末端具有相同的能量,而在不同水平面上运动时,都是克服摩擦力做功,并且最后具有的能量都为零,故物体在毛巾和在木板上克服摩擦做的功相等;
(4)要探究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应控制小球的质量、路面相同而小球的速度不同,由题意可知,李斌没有控制小球的质量相同.
故答案为:(1)不同;同一;
(2)同一;做匀速直线运动;
(3)非平衡;=;
(4)没有控制两个小球的质量相等.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观,这就要求我们在平常的试验中多注意分析实验的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科学家的每次重大发现,都有力推动了人类文明进程.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之后,极大地激发了科学家们探索电和磁之间联系的兴趣:既然电能生磁,那么反过来磁能生电吗?经过十年不懈的努力,终于得以实现.第一个利用磁场获得电流的科学家是(  )
A.奥斯特B.爱因斯坦C.法拉第D.爱迪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在“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的实验中,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的电阻大约为10Ω.

(1)实验电路图如图1所示,请在图中的圆圈内正确填上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符号.
(2)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2所示的电路补充完整.
(3)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调至B端(选填“A”或“B”);闭合开关后,发现灯泡不发光,电流表无示数,但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则产生此故障的原因可能是灯泡处断路.
(4)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并调节滑片使灯泡正常发光,这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4A,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0.6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在“测定小灯泡功率”的实验中,被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1)在检查仪器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1所示,则应对电流表进行机械调零.
(2)图2是未连接好的电路,请在图上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好电路.
(3)检查电路连接无误,闭合开关后,灯泡不亮,电压表有示数且接近电源电压,电流表无示数,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灯泡断路.
(4)排除故障后,移动滑片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图3所示的I-U图象,根据图象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0.75W.
(5)若想接着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需要补充的实验器材是定值电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在“测量小灯泡功率”的实验中,小灯泡标有“2.5V”字样.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调至左(选填“左”或“右”)端.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灯泡不亮,电流表有示数,则原因可能是;灯泡短路.
(3)故障排除后,为了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0.3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0.75W.
(4)实验后,某小组同学又想利用这些器材测量另一个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但是只能看到灯泡上标有“1.8W”的字样,他通过多次实验绘制出了如图丙所示的U-I图象,根据图象可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V,它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5Ω.
(5)某同学想测某未知电阻Rx的阻值,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R0为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并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帮他把缺少的步骤补全,并写出Rx的表达式.
实验步骤:
A.按照设计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B.断开S2、闭合S1记录电流表示数为I1
C.断开S1、闭合S2,记录电流表示数为I2
表达式:Rx=$\frac{{I}_{1}}{{I}_{2}}$R0(用已知和测量的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6)测定值电阻的阻值,用甲图和丁图哪个好,请做出评价:丁图好,理由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某同学要利用一把卷尺和一小块平面镜测出如图所示的水平地面上的一棵大树的高度,如图中画图表示他的测量方法,①将平面镜放在水平地面上,人沿着树根A与平面镜B所决定的直线,眼睛看到地面上的平面镜前后移动位置,当人在镜中恰能看到树梢D 的像时,记下这时人的位置C.②用卷尺量出AB间的距离a,BC间的距离b,人眼到地面的高度h.用字母表示所测得的量,写出大树高度H的表达式H=$\frac{h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半导体制冷
半导体材料有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两种,除了可以用于各种电子元器件外,还可以用作制冷材料,甲图是一个半导体制冷单元的原理图,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的上端和铜片A连接,下端分别和铜片B连接后接到直流电源的两端,此时电路的电流方向是从N型半导体经A流向P型半导体,铜片A会从空气吸收热量,铜片B会向空气放出热量,反之,改变直流电源的正负极方向,使电流方向从P型半导体经A流向N型半导体,这时,铜片B会从空气吸收热量,铜片A会向空气放出热量.半导体中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通电时,电荷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由于电荷在不同的材料中具有不同的能量,当它从高能量状态向低能量状态运动时放出热量;从低能量状态向高能量状态运动时吸收热量.从铜片上吸收(放出)热量的多少可用公式Q=π•I表示.其中,I为电流的大小,π称为“帕尔帖系数”.吸收热量时π为正值,放出热量π为负值,π的绝对值不变.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甲图,若要使一个电冰箱箱内的温度下降,铜片A置于电冰箱箱内,铜片B置于电冰箱箱外(前两空选填“箱内”或“箱外”),这就是半导体电冰箱的工作原理.
(2)如甲图,电荷在P型半导体低于(选填“高于”或“低于”)N型半导体中的能量.
(3)若将甲图中电源换成交流电源,此时电冰箱不能(选填“能”或“不能”)正常制冷.
(4)给半导体制冷器提供乙图所示的交流电,当电流为正值时,表示电流方向与甲图直流电方向相同,当电流为负值时,表示电流方向与乙图直流电方向相反,在丙图上作出铜片B处的Q-t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作用下,重为100N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以1.6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那么该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5N,拉力的功率是8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甲、乙两定值电阻的电压与电流的图象如图所示,则甲、乙两电阻的阻值之比R:R=2:1;将甲、乙两电阻并联后接在电压为3V的电源两端,都在10s内,甲、乙两电阻消耗的电能之比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