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
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表:
编号长度/cm直径/cm频率/Hz
11.502131
231.002.001284
348.502.50656
(1)用刻度尺测量1号管长度如图所示,读数是20.50cm.
(2)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3号直管.
(3)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结论?请说明你的理由.答:不能(选填“能”或“不能”);理由:没有采用控制变量法.
(4)小明发现悬挂的金属管发出声音时在做有规律的摆动,认为金属管发出的声音是由于摆动所产生的,请设计一简单的实验来检验小明的想法,简要写出实验方案和判断方法.实验方案:封闭金属管口,轻推管子使其摆动,听管子是否发声;判断方法:如果发声,则是管子的摆动产生的,如果不发声,则说明声音是管中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分析 (1)根据图示刻度尺确定刻度尺的分度值,管子一端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另一端所对应刻度尺的示数是管子的长度.
(2)音调由声音的频率决定,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3)探究频率与管子长度、直径的关系应应用控制变量法.
(4)把管子的一端固定,敲击管子,让管子振动,看管子是否发声,然后得出结论.

解答 解:(1)由图示刻度尺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管子的长度是20.50cm.
(2)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3号管子的频率最小,3号管子的音调最低.
(3)探究管子发出的声音的频率与管子长度、直径的关系应采用控制变量法,
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实验中没有控制管子的长度相同而直径不同、管子的长度不同而直径相同,
即没有采用控制变量法,不能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4)实验方案:封闭金属管口,轻推管子使其摆动,听管子是否发声;
判断方法:如果发声,则是管子的摆动产生的,如果不发声,则说明声音是管中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故答案为:(1)20.50;(2)3;(3)不能;没有采用控制变量法;(4)封闭金属管口,轻推管子使其摆动,听管子是否发声;如果发声,则是管子的摆动产生的,如果不发声,则说明声音是管中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点评 对刻度尺进行读数时要先确定刻度尺的分度值,然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刻度线垂直;探究影响声音频率的因素时要采用控制变量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关于温度、内能、热量和做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冰变成0℃的水,质量和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B.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不一定具有内能
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D.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热电偶是工业上最常用的温度检测元件之一,热电偶工作原理是基于赛贝克(seeback)效应,其优点是测量精度高、测量范围广、构造简单、使用方便等.
热电偶式温度计的原理如图所示,两种不同的导体(如铂、镍)各取一端接在一起作为热点(J1点)放在高温处,另一端作为冷点(J2点)放在低温处,在低温处的A、B两点之间就会存在一定的电压,这就是热电偶.已知热电偶的电压与J1、J2两点间的温度差成正比,当热、冷两点间的温度差为100℃时,产生的电压为1.5mV.若已知冷点J2的温度,就可以通过接在A、B两点间电压表的读数确定热点J1的温度.
请回答下面问题:
(1)热电偶的电压与冷、热两点间的温度差有关(选填“温度”或“温度差”).
(2)热电偶实际上是一个电源,它的电能是由内(热)能转化而来.
(3)当热、冷热两点间的温度差是800℃时,产生的电压为12mV时;若此时低温处温度为20℃,高温处的温度8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电池使用说明中都有一条提示:“请一次性更换所有电池,以免新旧电池混用”.小海同学用所学物理知识探究这条提示的依据.
方案一:用同型号串联的两节新电池和串联的一新一旧电池分别给同一辆玩具电动车供电,让电动车在相同路面上运动.
(1)通过测量电动车运动的速度,比较两组电池为电动车提供的电功率大小.
(2)通过测量电动车能够运动的路程,比较两组电池为电动车提供的电能多少.
方案二:用定值电阻替代电动车,通过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比较电池给定值电阻提供的电压差异究竟有多大.
小海设计了图示电路.将方案一中的两组电池和同型号一节新电池分别接入A、B间进行实验,将开关S闭合前后的电压表读数记录在下表中.
电源S断开时电压/VS闭合时电压/V
两新3.23.1
一新一旧1.91.3
一新1.61.5
(1)分析表中两列数据的第二列可知,串联的一新一旧电池给定值电阻提供的电压,不仅小于两节新电池提供的电压,竟然也小于一节新电池提供的电压!
(2)为什么一新一旧电池给定值电阻提供的电压小于一节新电池提供的电压?
原因分析:根据串联电路中电源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用一新一旧电池供电的电路中,废旧电池相当于在以一节新电池为电源的电路中串联了一个电阻.
(3)要使结论具有普遍性,需要换用不同型号新旧电池进行了多次实验.
实验总结:综全上述小海的探究,结合你的认识,从能量的角度可以得出电池使用说明中提示的依据是新旧电池混用,废旧电池会消耗新电池的部分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某中学有一个“温度计探究”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开展了有关温度计的专题探究.他们通过查阅资料得知17世纪时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曾设计过一种温度计,其结构为:一根麦秆粗细的玻璃管,一端与鸡蛋大小的玻璃泡相连,另一端竖直插在水槽中,并使玻璃管内吸入一段水柱,根据管内水柱的高度的变化,可测出相应的环境温度.为了探究“伽利略温度计”的工作过程,课题小组的同学按照资料中描述,自制了如图所示的测温装置.图中A为一个小塑料瓶,B为饮料吸管,通过一个软木塞与A连通,管的下端竖直插在一个大水槽中,使吸管内外的水面有一高度差h.经过讨论,课题组精心设计了一份实验方案,并认真地进行实验探究:
(1)在不同温度下,课题组分别测出了对应的水柱高度h,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温度(℃) 17 20 23 26 29 32
 高度h(cm) 30.0 24.9 19.7 14.6 9.4 4.2
 相邻高度的高度差△h(cm)  5.1 5.2 5.1 M 5.2
(2)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相邻高度的高度差数值M为0.052m;
(3)通过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
①水柱高度h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化);
②若对应的水柱高为16.3厘米,则此时所对应的温度是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气体产生的压强(气压)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了解到如下信息后提出了他们的猜想.信息:①自行车轮胎在烈日下暴晒易爆胎;②篮球充气越多,越不易被压扁;③密封在针筒内的空气只能被压缩一定的范围.猜想:气压大小可能与气体的多少、温度及体积有关.
(1)信息①(填序号)可作为“气压大小可能与气体温度有关”的猜想依据.
(2)科学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气压大小与温度的关系,步骤如下(假设水的体积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
步骤一:往气球内充入一定量的空气后,用细线扎紧气球口.
步骤二:在容器底部固定一滑轮,往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
步骤三:拉动绕过滑轮的细线使气球浸没在水中,标记水面位置并测出细线露出水面的长度.
步骤四:升高水温,拉动细线改变气球浸没的深度,使水面的位置保持不变,再次测出细线露出水面的长度.
①气球浸没在不同温度的水中时,保持水面位置不变是为了控制气体(或气球)的体积不变.
②实验中对多个不易观测的量,进行了巧妙的“转换”.如“细线露出水面的长度越长”反映“气球浸入水中的深度越大”;“气球浸入水中的深度越大”反映气球内气体的气压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为了研究某湖水的污染问题,某中学“STS”小组的小明同学采集了如图a所示的污水样品,小丽同学正确地测量了样品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盘内所加砝码和标尺上游码的位置如图b所示,小亮同学将样品倒入图c所示的密封隔热的装置中,用恒定功率为82W的电热器加热(不计热损失和其他物体吸热).三人共同测得了表中所示不同时刻及对应温度的几组数据
f/min02468101214
T/℃2339557187103103103

(1)请以时间为横轴,温度为纵轴,依据表中的数据描点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2)由图a、图b可以计算出污水的密度为1.01g/cm3
(3)由图象升高温度段可计算出污水的比热容为4.06×103J/(kg•℃);
(4)由图象可知此实验测出污水的沸点是103℃;
(5)由于装置密闭,加热过程中,污水上方的气压大,致使污水沸点高,因此,此实验中测出的沸点可能比常压下的沸点偏高;
(6)要想测出常压下污水的沸点,在上述装置中,你可以如何改进?
答:在装置盖上开一个小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一组学生研究“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与运动速度关系”的探究过程如下:

A.小明同学提出假设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与运动速度有关
B.他们计划利用一些小纸杯作为研究对象,用超声测距仪等仪器测量小纸杯在空中直线运动时的下落距离,速度时间的变化规律,以验证假设
C.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同学们先测量了单只小纸杯在空中下落过程中不同时刻的下落距离,将数据填入表中,图甲是对应的下落距离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然后将不同数量的小纸杯叠放在一起从空中下落,分别测出它们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乙中图线的1,2,3,4,5所示(对应的“小纸杯”数量分别是1,2,3,4,5个)D.同学们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后,证实了小明的假设.
时间(s)下落距离(m)
0.00.000
0.40.036
0.80.469
1.20.957
1.61.447
2.0x
请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提出的假设是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与运动速度有关.
(2)图甲中的AB段反应出小纸杯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其中x的值1.937米.
(3)图乙中可知小纸杯下落一段时间后均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原因是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由于怕饭菜太烫,来不及冷却而影响小丽的早餐,妈妈总是很早就起床了.为了让妈妈多睡一会儿,小丽就想找到一种让物体快速冷却的方法.为此小丽进行了如图的探究:
小丽注意到妈妈是把饭菜放在空气中冷却的,而厨房中适合用来冷却的另一种物质就是水.水和空气哪个的导热性能好呢?为此小丽用两个相同的牛奶瓶,都装入热牛奶,一个放在温度与室温相同的水中,另一个就放在空气中,为了尽量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他把两个瓶都用木块垫起来,放在同一个桌面上,如图所示.实验时他每隔一定的时间记录一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得到的数据如表:
时间/min024681012141618
甲的示数/℃70605347423937353433
乙的示数/℃70666158555250484644
(1)对甲、乙两个瓶中的牛奶,小丽要控制它们哪些量相同?牛奶的质量、初温;
(2)小丽通过实验,得到的正确结论是什么?放在水中冷却比在空气中冷却效果要好;
(3)进一步分析表中甲的示数,小丽又发现,在冷却过程中,牛奶冷却的快慢前后并不一致,是越来越慢的.小丽想用“冷却速度”(用字母V代表)来定量表示冷却的快慢程度,请你结合所学的物理知识给该物理量下个定义变化的温度差与变化温度差所用时间的比叫做冷却速度.
(4)小丽又仔细分析了甲冷却速度变小的原因,认识到这是因为牛奶冷却的快慢还会受到水温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