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我们会发现沸腾是:
①液体        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②液体沸腾只能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    ;而液体的蒸发却不同:液体蒸发是只发生在液体    的汽化现象;
③液体蒸发在    温度下都能进行;蒸发和沸腾都要    热量.
【答案】分析:要解答此题需掌握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主要相同点:都是汽化现象,状态都是由液体变成气体.
主要不同点:蒸发:是一种在任何温度下、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沸腾:是一种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解答:解:沸腾是一种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是温度不变;
蒸发是一种在任何温度下,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热.
故答案为:内部;表面;不变;表面;任何;吸收.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的理解和掌握,是中招热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小明和小琴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上升到84℃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4min后停止读数,其数据记录如甲表所示: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84 88   96 99 99 99 99

①三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请将读数填在表格里;
②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中的小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③由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99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2?保山)(1)如图1,某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试验时,从85℃开始,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其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温度℃ 85 90 93 95 96 96 96
①实验中,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热胀冷缩
热胀冷缩
原理制成的.
②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
96
96
℃,说明实验地的大气压
小于
小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标准大气压.
③根据实验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且温度
不变
不变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利用如图2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
①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O点,若将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此时在纸板B上看不到反射光,这样做的目的是探究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②将入射光线EO向法线靠近时,看到反射光线OF
靠近
靠近
(填:“靠近”或“远离”)法线.
③将纸板A、B置于同一平面后,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反射光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说明光在反射时,
光路是可逆的
光路是可逆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是乐观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情景,请读出水沸腾时的温度为
98
98
℃,当时的大气压
1.0l×l05Pa.(选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小海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观察了水自然冷却过程,他根据实验数据绘出水温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所示.
(1)小海分析图象得出了水沸腾的特点是: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
吸收
吸收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
不变
不变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从图象中可得,水的沸点是
90
90
℃.
(2)本实验中,要缩短加热时间使水尽快沸腾.请写出两种可行的办法:①
适当减少水量
适当减少水量
;②
适当提高水的初温
适当提高水的初温

(3)小海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如图甲、乙所示,其中
图是表示水在沸腾前的情况,
图是表示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4)做上述实验时环境温度(即室温)在
25
25
℃左右.
(5)根据描画出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知:沸水在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是:
沸水
沸水
温度下降先快后慢.如果有一天你要喝一杯奶茶,现有两种方法供你选择:①先将滚烫热茶冷却5min,然后加一匙冷牛奶;②先将一匙冷牛奶加进滚烫热茶中,然后冷却5min.你认为
(填“①”或“②”)方法效果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发现烧杯中的水正在沸腾,温度计的示数如图1所示,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将
不变
不变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此实验所测得水的沸点为
98℃
98℃
.如图2所示为甲、乙、丙三位同学作出的水的沸腾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