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9.小英在做探究串联电路电流关系的实验时,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她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泡L1和L2都不亮,电流表无示数.为了排除电路故障,小英用量程为0~3V的电压表进行检查判断.她将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依次正确连接,对应出现的电压表示数如表所示电压表正、负接线柱的连接情况电压表示数/V电源两端开关S两端灯泡L1两端3灯泡L2两端据以上信息,可判断电路故障可能是灯泡(  )
电压表正、负接线柱的连接情况电压表
示数/V
电源两端3
开关S两端0
灯泡L1两端3
灯泡L2两端0
A.灯泡L1短路B.灯泡L2短路C.灯泡L1断路D.灯泡L2断路

分析 由图可知,两灯串联;两个灯泡都不亮,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中有断路现象;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到电源两极是连通的,所以在L1处有断路故障.

解答 解:由图可知,两灯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
闭合开关S后,L1、L2都不亮,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中有断路现象;电压表并联在电源两端,有示数,说明电源完好;电压表并联在灯泡L1两端,有示数,电压表两端能与电源两极连通,所以故障原因是L1断路.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评 根据电压表的示数判断电路故障:若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与电源能相通,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可能有断路故障;若电压表无示数,说明电压表被短路或与电源不能相通.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是工人利用滑轮组提升重为810N物体的示意图,某段过程中物体匀速上升的速度为0.1m/s,工人拉力F的功率为90W,物体上升10s拉力F克服滑轮组的摩擦做的功是60J,不计绳重.求:
(1)工人拉绳子的速度;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滑轮组中的动滑轮的重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填上合适的单位:
(1)空气的密度1.29kg/m3
(2)苹果的质量150g
(3)一本物理课本重约2.5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小明在探究“电流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所示.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根据图甲将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前,图乙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位于B(选填“A”或“B”)端.
(3)小明同学想研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接好最后一根导线时电表就有示数,小王同学认为他在连接电路时忘记了断开开关,小明纠正错误后,决定用桌上的小灯泡代替电阻完成实验,小王赶紧阻止他,这是因为灯泡的电阻会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4)小王同学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选用以下器材:电源电压为3V,滑动变阻器上标有“5Ω 1.5A”字样,阻值分别为2Ω、5Ω、10Ω、20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把2Ω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1A,更换不同的电阻记录了几组数据如下表,老师在检查时发现电流的数据0.1A为小明编造所得,经询问小明说出实情,在做这次实验时无论怎样调节变阻器,电压表都回不到设定电压.老师告诉小明只要选择最大阻值不小于10Ω的变阻器或选择电压不高于2.5V的电源,即可调到设定电压,完成本次实验.
实验次数定值电阻(Ω)电流表示数(A)
12
250.4
3100.2
420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小强利用U形管压强计和装有水的大烧杯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压强计是通过比较U形管液面高度差 来比较被测压强大小的.
(2)当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情景,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C
A.再多加一些水   B.倒出一些水   C.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D.按压金属盒的橡皮膜
(3)小强再作图乙所示的检查.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软管或橡皮膜漏气.
(4)排除故障后,他重新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发现随着金属盒没入水中的深度不断增大,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逐渐变大,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有关.
(5)小强保持丙图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实验情形如图丁所示.比较丙、丁两次实验,小强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可靠?
答:不可靠.原因是:没有控制金属盒在两种液体中的深度一样.
(6)他换用其他液体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当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对比不明显,则下面操作不能使两侧液面高度差对比更加明显的是③(选填序号)
①烧杯中换密度差更大的液体  ②U形管中换用密度更小的酒精 ③将U型管换成更细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家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
A.电视机B.笔记本电脑C.电冰箱D.电暖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验证性小实验中,错误的是(  )
A.将压瘪的乒乓球放入开水中,发现球恢复原状,说明温度升高使球内气体密度变大
B.将一滴红墨水滴入清水中,发现水变红了,说明液体分子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C.用等质量的煤油和水研究物质吸热本领时,吸收相同热量后升温快的比热容小
D.将酒精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发现温度计的示数逐渐降低,说明蒸发吸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利用焦距为10 厘米的凸透镜、高为3厘米的发光体,光屏和光具座进行实验,将测得的物距u、像距v 以及所成像的高L分别记录在下表中.在验证得到凸透镜成像的初步规律后,为了进一步研究,他们进行适量的运算,将结果分别记录在下表的后两列中.
实验序号物距u(厘米)像距v(厘米)像高L(厘米)像距与物距之比(v/u)物距与像距之和(u+v)(厘米)
160.012.00.600.2072.0
250.012.50.750.2562.5
330.015.01.500.5045.0
418.022.53.751.2540.5
516.026.75.001.6742.7
614.035.07.502.5049.0
(1)实验时,应调节发光体、凸透镜、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若某小组的凸透镜有点破损,则成的像是完整(选填“完整”或“不完整”);
(2)分析实验1、2、3的数据,发现当物距u大于2倍焦距时,像距v位置在f和2f范围;此时,凸透镜成缩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分析实验4、5、6的数据发现,当物距u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时,物距u越大,物距与像距之和v+u越大(选填“大”或“小”);
(3)分析实验序号1-6 的数据,比较像高L与v/u 的变化情况,可得出它们的初步关系是:凸透镜成像时,同一发光体像高L与$\frac{v}{u}$成正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将标有“8V 16W”的灯泡L1和标有“12V 36W”的灯泡L2串联,使一盏灯正常发光,另一盏灯不损坏,则允许加在L1 和L2两端电压的最大值是(不考虑灯丝电阻变化)(  )
A.20VB.12VC.16VD.8V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