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4.“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见图,凸透镜焦距为10厘米.

(1)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在15厘米刻度处时,为了在光屏的中心找到像,应调整光屏的高度,使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三者在同一高度上;为了找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选填“远离透镜”或“靠近透镜”).
(2)如用一张纸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你认为光屏上还能有像吗?如果有,像有哪些变化?

分析 (1)①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在桌面上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央位置.
②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进行判断: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物体有无数点组成,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有无数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有无数条折射光线会聚成该点的像.
当遮住凸透镜的一部分,还有另外的部分光线,经凸透镜折射会聚成像.

解答 解:(1)为了在光屏的中心找到像,应调整光屏的高度,使光屏的中心与凸透镜的中心及蜡烛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蜡烛在15cm处,物距u=50cm-15cm=35cm,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现在光屏在70cm处,像距v=70cm-50cm=20cm,所以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靠近凸透镜.
(2)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的下半部,经凸透镜折射后,照样能会聚成像,像的大小不发生变化,折射光线减少,会聚成的像变暗.
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上;靠近透镜;(2)如用一张纸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还能承接到像,像的大小不变,像变暗.

点评 (1)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
(2)凸透镜成实像时,无论遮住凸透镜的上部、下部、中间,都不能改变像的大小,但是像变暗,凸透镜遮住的越多,像越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正方体物块甲、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若它们的质量相等且ρ>ρ,在它们正上方放置一质量相同的铁块,则它们对地面的压强 p> p;若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且ρ>ρ,分别切去相同高度,则它们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 p;(选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在《研究气泡的运动规律》的活动中,小丽、小宇等同学的实验方案如下:
A.在内径为 1cm、长为 60cm 的玻璃管中注满水,管内留一小气泡. 
B.在玻璃管的下端用橡皮筋做上标志作为零位置,然后从零位置向上,每隔 10cm 用橡皮筋做上一个标志.(如图1所示)
C.迅速翻转玻璃管到竖直位置,气泡从玻璃管下端向上运动.气泡在零位置时,揿下秒表,依次读出并记录气泡通过 10cm、20cm…位置的时刻(如表所示).
距离s/cm01020304050
时间t/s02.04.08.010.0
请你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2中画出 s-t 图象.
(2)小丽同学记录时,漏记一个数据,请你帮小丽补上数据.
(3)分析实验数据或图象可总结出气泡运动规律是气泡做的是匀速运动.
(4)图中“0”位置不标在玻璃管底部 A 处的原因是便于计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2.植树节上,小芳同学用图所示的水桶提了100N水给刚栽上的树苗浇水,已知桶自重为10N,桶中水深h为30cm,提水时,手的受力面积为1×10-3m2.求:
(1)水对桶底的压强是多大?
(2)提水时,人手受到的压强是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如图所示,小宁用轻质吸盘等器材估测大气压的大小,她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
A.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B.将蘸水的塑料吸盘放在光滑玻璃板上,用力挤压吸盘.
C.用弹簧测力计钩着挂钩缓慢向上拉,直到吸盘脱离玻璃板面.
D.测出吸盘与玻璃板接触面的直径D.
E.计算出大气压的大小p.
(1)小宁由于疏忽,将前三项的顺序写颠倒了,正确的顺序应为BCA.
(2)实验中将蘸水的吸盘放在光滑玻璃板上,用力挤压吸盘的目的是尽量将吸盘内的空气排干净.
(3)要测出大气压的大小,你认为实验中所选吸盘的面积应尽量小一些.(选填“大一些”或“小一些”).
(4)实验中计算大气压的表达式是P=$\frac{4F}{π{D}^{2}}$(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5)小宁通过实验测出的大气压值与标准大气压值相差很大,她分析了以下原因:
①测得的直径D偏小②吸盘与玻璃板面脱离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不准确
③吸盘漏气④吸盘内空气没有排干净
(6)小宁还想探究大气压的大小是否与方向有关,请你利用上述器材帮她设计实验.
简要做法:分别斜放、立放,使弹簧测力计向不同方向拉吸盘,.如何判断:若在各个方向都测出了相近的大气压值,说明大气压的大小与方向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小明在学完浮力的相关知识后,使用不同器材分别对石块和橡皮泥的密度进行测量
(一)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水槽、细线、石块和水(密度为ρ)测出小石块的密度.请将他的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1)用细线拴住小石块,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小石块的重力G=2.5N;
(2)将小石块浸没在水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细线对小石块的拉力F=1.5N.石块在水中所受浮力F=1N
(3)小石块的密度为ρ=2.5×103kg/m3
(二)小明利用量筒、水(密度为ρ已知)测量橡皮泥的密度
将下面的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①向量筒中倒入一定量的水,体积为V1
②把橡皮泥捏成碗状,小心放入量杯使之漂浮在水面上,读出此时水面对应的刻度值V2
③再把橡皮泥团成球放入量筒使之沉入水底.读出此时水面对应的刻度值V3
(2)橡皮泥密度的表达式ρ=$\frac{{V}_{2}-{V}_{1}}{{V}_{3}-{V}_{1}}{ρ}_{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1)让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后沿水平面运动,是为了使小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
(2)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3)比较图中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最大距离,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越远.
(4)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到: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小明用杠杆、一盒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等器材,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1)实验开始时,杠杆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动;或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动(选填“左”或“右”).
(2)本实验中,要将杠杆调到水平位置静止的目的有两个,分别是:便于测量力臂和避免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3)小明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在杠杆左侧挂2个钩码,图乙所示.要使杠杆水平平衡,应在A处挂1个钩码.
(4)小明再次在杠杆的两端挂上钩码,杠杆的状态如图丙所示.小明又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恢复水平平衡.然后记录下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数值.他分析实验数据时,发现得不到正确的“杠杆的平衡条件”,其原因是:挂上钩码后,再次调节平衡螺母.
(5)当弹簧测力计由竖直向上拉杠杆变成斜向上拉,如图丁所示.若杠杆仍在水平位置静止,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一定变大(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如图是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根据记录的物距(u),像距(v)的数据描绘出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透镜的焦距为20cm
B.当u>150cm时,在光屏上能看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
C.当u>25cm时,在光屏上能看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
D.当u>10cm时,可以观察到放大的虚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