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2.如图所示,开关S闭合后,条形磁体和通电螺线管之间的磁感线分部情况如图所示,请你标出每条磁感线的方向,并用“+”、“-”标出电源的正负极.

分析 由右侧磁极及磁感线的形状可知螺线管的磁极,则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电流的方向及电源的正负极.

解答 解:由磁感线的形状知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在磁体外部,磁感线由磁体的N极发出,回到S极;由右手螺旋定则知,电源的右端为正极,左端为负极.如下图所示:

点评 本题考查了通电螺线管极性的判断和电流方向的判断.右手螺旋定则的内容为:用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指向电流方向,大拇指所指的方向为N极方向.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小明同学用弹簧测力计、细绳、金属块各一个、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如图表示探究过程及部分有关数据.

(1)图B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是9N.
(2)分析图B、C、D,说明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的多少有关.
(3)分析图DE,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
(4)所用煤油的密度是0.8×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10cm.
(2)如图乙,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质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在放大镜、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原理与其相同的是投影仪;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光屏上的像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漫反射.
(3)小明将点燃的蜡烛放在某处,发现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中心只能看到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你认为可能出现的原因应该是烛焰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4)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小明用不透明的纸挡住透镜上半部分,则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完整(选填“完整”或“不完整”)的,像的明暗将变暗(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
(5)如图丙所示,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图丙所示刻度线处,则人眼应该在图中B(选填“A”、“B”或“C”)处且朝着相应方向,才能观察到烛焰的像.
(6)图丁中,点燃蜡烛,经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然后,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近视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近视眼镜的镜片为凹(选填“凹”或“凸”)透镜.不改变眼镜和透镜的位置,要使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可以进行的操作是:①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或②将蜡烛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均以透镜为参照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和光屏位于透镜的两侧,与透镜中心的距离分别为30cm和20cm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一定大于10cm,而小于15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如图所示,某同学沿水平方向用20N的力F推着一个重力为60N的木箱匀速向东运动,则木箱所受阻力的方向为水平向西,木箱所受的合力为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对如图所示实验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的实验可得出磁铁异名磁极相斥
B.
图中的奥斯特实验说明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C.
图中的实验可得出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弱
D.
图中的测电笔接触零线氖管一定发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如图1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硬纸板做一个圆盘,在圆盘的最外周打一圈距离相等的小孔,在圆盘的内圈打上许多距离不等的杂乱无章的小孔.把圆盘固定到一个轴 上,以不变的速度转动圆盘,同时用一根橡皮管对准最外一圈小孔吹气,产生的声音的波形是图2甲;若对准圆盘的内圈的小孔吹气,产生的声音的波形是图乙; 从物理学的角度讲,图2乙属于噪声(均选填“甲”或“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如图,有一斜面长为L,高为h,小明将重为G的物体用大小为F的力从底部沿着斜面匀速拉到顶部.物体受到摩擦力为f,拉力F做的功为W1,物体从斜面顶部滑到底部重力所做的功W2,则W1大于W2,F大于f.(两空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的实验中,小明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收集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物重G/N物体上升
高度h/cm
弹簧测力计
移动距离s/cm
1639
26515
361854
(1)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①如图甲,第1次实验测力计示数是2.5N;
②第3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
③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提升高度无关.
(2)如图乙,小张同学增加一个滑轮重复上述实验.
①小张多使用一个滑轮,目的是为了改变力的方向;
②两位同学用各自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绳重及摩擦不计,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