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 普通自行车轮的半径约为1m

B. 北京市年最高气温约为20℃左右

C. 人步行100m所用时间约为10s

D. 一个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60kg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届广东省南雄市九年级6月模拟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摩擦力大小是与压力有关,还是与重力有关?”,某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了探究。实验步骤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步骤

台式测力计示数F/N

金属盒重力G/N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①把金属盒放在质量不计的白纸上,在拉动白纸的过程中读出测力计的示数

4.8

4.8

1.9

②将质量不计的氢气球系在金属盒上,重复步骤①的实验

3.2

4.8

1.2

③往金属盒注入适量的沙子,使台式测力计的示数为4.8N,重复步骤②的实验

4.8

6.4

1.9

(1)此实验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测出摩擦力大小的。

(2)实验步骤②使用氢气球是为了改变_________大小(填“压力”或“重力”)。

(3)根据实验步骤②、③的数据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有关;比较实验步骤__________可说明摩擦力大小与重力无关。

(4)与直接用弹簧测力计拉动金属盒测量摩擦力相比,拉动白纸进行实验有许多优点,以下__不是其优点。

A.不需要匀速拉动 B.测力计示数稳定

C.实验更容易操作 D.实验原理更合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届北京市西城区九年级中考二模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如图所示,是某种“电子测重仪”的原理图。其中电源两端电压U恒为3V,A为托盘,P为金属滑片且固定在托盘下的弹簧上,并能随弹簧上下滑动。开关S闭合,当托盘中不放物体时,P位于R的最上端,R0的电功率为P1;当称量物体质量达到最大值时,滑片P位于R的最下端,R0的电功率为P2,且P1︰P2=1︰9。求:电子测重仪正常工作过程中,电压表示数的范围。(请画出相关电路的等效电路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届北京市西城区九年级中考二模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1)如图1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 cm。

(2)如图2所示,电阻箱的示数是 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届北京市西城区九年级中考二模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北疆边防哨兵在严寒的冬季会穿上一种电热靴。图为电热靴内加热电路的示意图,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S2为三档旋钮开关(金属片M可分别拨至a、b、c处),电阻丝R1、R2规格相同且阻值不变,b为电阻丝R1的中点。闭合开关S1,这只电热靴的低温档、中温档、高温档应分别将金属片M拨至

A. a、b、c B. a、c、b C. c、b、a D. b、a、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届北京市西城区九年级中考二模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措施中,可以减慢蒸发的是

A. 将湿毛巾在阳光下晾晒 B. 将地面上的积水向周围扫开

C. 用电吹风机吹潮湿的头发 D. 将蔬菜装入保鲜袋,放在冰箱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丰城市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如图所示,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1)图甲所示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水面的 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水面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该装置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2)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型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通过 (选填序号)方法可以进行调节.①从U型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②拆除软管重新安装;③向U型管内添加适量水;

(3)比较乙图、丙图和丁图,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 ___。

(4)在乙图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同深度的盐水,其他条件不变,则可以观察到U型管两边液面的_____________.

(5)本试验采用了_______的研究方法,最后可得到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是_____和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丰城市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物体A重10N,用F为20N的力垂直压在墙上静止不动,则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是 N;物体B重20N,受到F为10N的水平推力使B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B所受的摩擦力是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届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九年级下二模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图分别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A整立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跟它完全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为了 ,同时也证明了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调整蜡烛、透镜和光屏到图乙所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此时甲、乙两图中平面镜与凸透镜所成像的不同点是 ;此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逐渐向凸透镜的焦点靠近,要想在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的烛焰的像,则光屏应从图乙的位置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所成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