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利用降温的方法可以分离空气中的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已知它们的沸点分别是-183℃、-196℃和-78℃,当温度下降时,首先被分离出来的是(  )

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无法确定


B。本题主要考查沸腾的条件及其应用,要知道沸点越低,越容易汽化;沸点越高,越容易液化。从数据中可知,液态氮的沸点最低,则最容易沸腾;而二氧化碳的沸点最高,很难沸腾,相反最容易液化。所以如果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用降温的办法,从空气中提取这些气体,那么温度下降时首先液化被分离出来的是二氧化碳。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电路中,只闭合S1、S2时,灯L1、L2       ;只闭合S3时,灯L1、L2        ;(填  “串联”或“并联’)开关          不能同时闭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一只小虫跌落在小李的新铅笔上,小李突发奇想,驱赶小虫从铅笔的左端爬到右端用时5 s,并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如图所示,铅笔的长度是   cm;那么小虫爬行的平均速度约是   m/s;如果以小虫为参照物,铅笔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演奏琵琶时是靠琴弦的    发声的,用力拨动琵琶的弦,弦的振动幅度增加,发出的声音的    也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小伟所在的实践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对声音进行探究。

实验一: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槽中的水,发现溅起了水花。

实验二:用细线把一个小铃铛悬挂在软木塞的下端,并置于烧瓶中,轻轻摇一摇烧瓶,会听到清晰的“叮当”声,然后取下软木塞,将点燃的酒精棉球放入瓶中,待火熄灭后,迅速塞紧软木塞,再摇瓶子,听到瓶子中的响声比原来小得多。

实验三:把自行车支起来,一只手转动自行车的脚踏板,另一只手拿着硬纸片,让纸片的一头伸到自行车后轮的辐条中。(要特别注意安全,不要把手伸到辐条中)先慢慢转,这时可以听到纸片的“轧轧”声;再加快转速,纸片发出的声调就会变高;当转速达到一定程度时,纸片就会尖叫起来了。

以上三个实验中,能表明发声体在振动的实验是    ,另外两个实验分别表明:

(1)                                                             ;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下表为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则(  )

物质

熔点/℃

沸点/℃

1 535

2 750

水银

-38.8

357

酒精

-117

78

3 410

5 927

A.铁在1 800℃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白炽灯的灯丝用金属钨,是由于钨的熔点高

C.平原上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

D.黑龙江省北部地区最低气温可达-52.3℃,这时可用水银温度计测量当地气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从冰箱冷冻室拿出的冻鱼,放在一盆冷水中,过一段时间将鱼从水中拿出,发现鱼的表面出现了一层较厚的冰。剥开这层冰,发现鱼已经完全“解冻”。请分析说明鱼表面这层较厚的冰是如何形成的。(“解冻”过程中,鱼的温度始终低于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小丽站在校园池塘边的树荫下,看到“水里的鱼儿在白云中穿梭”。根据你所学的知识,“树荫”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小丽看到的“鱼儿”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小敏用天平、小瓶子和足量的水测量酱油密度。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A向   

(选填“左”或“右”)调;

(2)指出图乙中存在的错误操作:        (答出一处即可);

(3)请帮助他把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a.测出空瓶子的质量,记为m0;

b.测出小瓶装满水后的总质量,记为m1;

c.测出              ,记为m2;

d.酱油密度的表达式ρ酱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