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3.小兰同学在宿舍里吃榴莲糖,香味会弥漫整个房间,这是扩散现象.人们在研究原子的结构过程中,提出了“行星模型”的科学家是卢瑟福.宇宙是无限的,人们对它的认识在不断提高和扩大,其中太阳是太阳系中的一员.分子、电子、质子、PM2.5四种粒子,按尺度由小到大的排列电子、质子、分子、PM2.5.

分析 (1)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后,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提出了最早的原子结构模型,即“天体行星模型”,在这个模型中,把微观的原子看成似“太阳系”,带正电的原子核好比“太阳”,把电子描述为在绕核的固定轨道上运动,就象行星绕着太阳运动一样;
(3)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与环系、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构成太阳系;
(4)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的关系: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而夸克则是比质子更小的微粒.

解答 解:
(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在宿舍里吃榴莲糖,香味会弥漫整个房间,属于扩散现象.
(2)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行星模型理论,他认为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上,带负电的电子在原子核外绕核做圆周运动;
(3)宇宙是无限的,人们对它的认识在不断提高和扩大,其中地球、太阳都是太阳系的星体,当然太阳也是银河系的一员.
(4)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属于物体,因此它的尺度最大,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在中间像太阳一样,电子则在原子核周围,围着他运动,就像太阳周围的行星一样,原子核大于电子.所以正确的排列是:电子、质子、分子、PM2.5.
故答案为:扩散;卢瑟福;太阳;电子、质子、分子、PM2.5.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分子、原子结构以及宇宙的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关于如图的电路,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关闭合后,V2的示数大于V1的示数
B.开关闭合后,V1的示数等于电源电压
C.开关闭合后,V2的示数等于V1的示数
D.开关闭合后,V1的示数减V2的示数等于L2两端电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在有风的雨天,常常出现出现伞面被大风翻上来的情况.请解释雨伞伞面上翻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汽车下乡”政策的实施,汽车已经走进了很多普通农村家庭,最近小王家也购买了一辆小汽车.小王十分高兴,将汽车里里外外看了个遍,并且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发现汽车上许多地方都用到了物理知识,下面就是他思考的问题,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1)汽车发动机是汽油机,发动机工作时,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汽车上的散热器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
(3)若汽车油箱的容积为60升,内装的是密度为0.71×103 kg/m3、热值为4.6×107J/kg的汽油,则该油箱中最多可装kg的汽油.若该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100km时所消耗的汽油为5kg,汽车发动机的输出的功率为12kw,则汽车发动机的效率为26%.
(4)汽车启动时,需将钥匙插入仪表板上的钥匙孔并旋转(相当于闭合开关),请根据如图甲所提供的器件(图中A、B、C为三个接线柱),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轿车的启动原理图连接完整.

(5)若轿车以90kW的恒定功率启动做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不变,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在0-50s时间内,轿车发动机所做的功为4.5×106J,轿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3000N.
(6)通过测量获得轿车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对应的制动距离(即从操纵制动刹车到车停下来的距离)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12345
速度/(km/h)406080100120
制动距离/m8185072
当轿车以80km/h行驶时所对应的制动距离为32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8.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如图甲,在图中画出被投出去的篮球受到力的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2)如图乙货物A随小车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请在图中作出货物A所受力的示意图;
(3)如图丙,一物体以某一速度冲上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请画出物体在上滑过程中所受到的重力G和摩擦力f的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小宜同学做“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电源电压恒定为6V,标有“2.5V”字样的待测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约为10Ω,所用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50Ω 1A”.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甲图中未完成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P至某一位置,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2.3V,为了让小灯泡正常发光,小宜应该将变阻器滑片向左(选填“左”或“右”)移动;
(3)小宜同学在实验中为了能得到比较准确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改变接入电路的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分别得到三组数据,如表:
实验序号电压表示数/V电流表示数/A功率/W额定功率/W
12.00.180.36P=$\frac{0.36+0.55+0.78}{3}$=0.56
22.50.240.55
33.00.260.78
你认为小宜求平均值得到额定功率的数据处理方法是错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正确的测量结果是P=0.55W.
(4)在某次调解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减小了△R1,小灯泡的阻值变化了△R2,则△R1>△R2(选填“>”、“<”或“=”)
(5)另外一位同学还想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于是将甲图中的小灯泡换成定值电阻R,并使电压表的示数始终保持2V不变,多次更换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R,记录各次电流表的示数,在实验过程中,当A、B两点间的电阻有5Ω变为10Ω后,为了探究上述问题,他应该采取的唯一操作是C
A、保持变阻器滑片不动
B、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左移
C、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右移
D、将电池个数增加
(6)在不更换其他器材的情况下,为能够完成实验,他更换的定值电阻R不能大于25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同学们在做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时,发现冰熔化速度有快有慢.他们想探究哪些因素会影响冰熔化的速度,同学们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
猜想1:环境温度可能会影响冰熔化速度;
猜想2:冰的体积大小可能会影响冰熔化速度;
猜想3:冰的形状可能会影响冰熔化速度.
老师提供的器材有:体积为10cm2、形状分别为长方体、正方体和球体的冰各一块,体积为20cm2、形状分别为长方体、正方体和球体的冰各一块,体积为30cm2、形状分别为长方体、正方体和球体的冰各一块,相同的烧杯若干个,秒表一块,酒精灯三个.
他们为验证猜想2,请你帮他们完成下列内容:
(1)写出所选用的器材体积为10cm2、20cm2、30cm2、形状都为长方体的冰块;相同的烧杯3个,秒表一块;
(2)写出实验方案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将三块冰放入相同的烧杯,放在相同的环境中,用秒表测出三块冰熔化的时间;
若冰熔化时间相同,说明冰的体积大小不影响冰熔化速度;
若冰熔化时间不相同,说明冰的体积大小影响冰熔化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小宇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中小宇是通过观察泡沫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甲、丙图所示实验.此时实验中要控制:压力不变;
(4)小宇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丁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没有控制压力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中,进行了以下实验步骤:

(1)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以测出凸透镜的15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高度上,目的是让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3)当烛焰、凸透镜位于图乙中刻度对应的位置时,调节光屏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照相机.
(4)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光屏向上移动.
(5)把图丙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如图丙所示.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靠近(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