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小明想拍一张雨后晴空的照片,小华建议他加一块滤色镜,小明应选择( )
A.红滤色镜
B.蓝滤色镜
C.黄滤色镜
D.绿滤色镜

【答案】B
【解析】小明想拍一张雨后晴空的照片,也就是只能看见蓝盈盈的天,所以应该加一蓝滤色镜,只能让蓝光透过.故ACD错误.
所以答案是:B。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光的色散现象,掌握色散:复色光被分解为单色光,而形成光谱的现象,称为色散即可以解答此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物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68g水溢出;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64g酒精溢出.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 , 则物块的密度是( )
A.1.10×103kg/m
B.0.94×103kg/m
C.0.90×103kg/m
D.0.85×103kg/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高压触电对人体的伤害非常严重,高压触电分为________触电和________触电.因此为了安全,不要________高压带电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牙科医生用来观察病人牙齿的小镜子,要放在火上烤一下才放进病人的口腔中,医生这样做是为了( )
A.消毒,防止将病毒带入口中
B.把镜面上的水分烘干
C.避免病人感觉镜子冷
D.防止口腔中的水蒸气液化,便于观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装有液体的甲、乙两相同烧杯,如图所示,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当物体静止后两烧杯中液面恰好相平.液体对甲、乙两烧杯底部压强分别是P、P , 液体对两物体的浮力分别是F、F , 则对它们的判断正确的是( )

A.P=P, F<F
B.P>P, F=F
C.P=P, F>F
D.P<P, F=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主要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路灯下的“人影”
B.
海面上的“海市蜃楼”
C.
菜园坝大桥的“倒影”
D.
看见溪水下的“石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小杜同学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看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在这个过程中( )
A.玻璃棒和验电器都带负电荷
B.玻璃棒带正电荷,验电器带负电荷
C.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产生了电荷
D.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同种电荷相排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按照课本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制作简易密度计.

(1)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塞入适量金属丝并用石蜡封口.塞入金属丝作为配重为了降低吸管的 , 从而让它能够竖直的漂浮在液面上.小明制作密度计的原理是利用了物体漂浮在液面时,浮力重力(大于/小于/等于).
(2)将吸管放到水中的情景如图(a)所示,测得浸入的长度为H;放到另一液体中的情景如图(b)所示,浸入的长度为h.用ρ、ρ分别表示液体和水的密度,则ρ ρ(大于/小于/等于),h与ρ、ρ及H的关系式是h= .
(3)小明做了五次实验,获得的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1

2

3

4

5

液体密度ρ/(g/cm3

0.8

0.9

1.0

1.1

1.2

浸入的深度h/ (cm)

6.3

5.6

5

4.5

4.2

小明根据实验数据在吸管上标出0.8、 0.9、1.0、1.1、1.2刻度线(单位g/cm3).结果发现,1.1刻线是在1.0刻线的 (上/下)方,相邻刻线的间距(均匀环均匀).
(4)通过比较实验2和3,(“可以”/“不可以”)研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原因是.
(5)制作完毕后,小明发现1.1和1.2两刻度线的距离较小,请提出一个方法使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大一些,使测量结果更精确.方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烛焰通过焦距为10cm的甲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现用焦距为5cm的乙凸透镜替换甲,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关于乙凸透镜的成像情况,正确的说法是( )
A.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右移动
B.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左移动
C.移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
D.移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虚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