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不动,点燃蜡烛后,移动光屏,发现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上方(如图所示).
学生小明小红小兰
像距v/cm29.830.932.0
(1)为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小明应将凸透镜向下(选填“上”或“下”)移动,直到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2)正确解决第一个问题后,小明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处,此时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3)小明继续将蜡烛向右移到35cm刻线处,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此时他应将光屏向右(选填“左”或“右”)移动.当在光屏上再次看到像后,小明正确测出了像距;邻座的小红和小兰用同样的实验器材分别重复了该实验步骤,也先后测出了像距,这三位同学所测数据记录于上表:观察数据发现,在物距相同时,他们所测的像距却各不相同,你认为主要原因可能是在像不是最清晰时测像距.

分析 (1)光线过光心不改变方向,根据这个特点,判断蜡烛射出的光线经凸透镜的光心不改变方向,判断如何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
(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应用之一:当物距u>2f时,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3)凸透镜成像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近像远像变大.在实验中要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为止,然后再测量像距和物距.

解答 解:(1)由图知,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烛焰的像比较靠上,根据光线过光心不改变方向,所以蜡烛向上移动,或凸透镜向下移动,或光屏向上移动,直到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2)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20cm处,此时u=50cm-20cm=30cm>2f时,在光屏上可以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3)当“将蜡烛移至35cm刻度线处时”此时u=50cm-35cm=15cm,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凸透镜成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同时将光屏向右移动,观察数据发现,在物距相同时,他们所测的像距却各不相同,原因可能是有的同学没等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就测量了像距,即找最清晰的像的位置有偏差.
故答案为:
(1)下;主光轴; (2)缩小;(3)右;在像不是最清晰时测像距.

点评 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考查了学生对实验操作的要求,一定要注意实验前的调整工作,为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使凸透镜、烛焰、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同时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要注意理解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实验中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不同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2)小强按实验要求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同一木块在桌面上进行了3次实验,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次数木块运动快慢弹簧测力计示数/N
1较快2.8
22.8
3较慢2.8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速度无关.
(3)小强认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表面积的大小有关.为此他举出了这样的例证:把一只手指压在桌面上向前推,手会感觉到摩擦力不是很大,但把整只手掌压在桌面上向前推时,就会感觉到摩擦力很大.
①小强同学所举的例证是否正确?请你作出评价;
②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去探究一下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是否与物体的表面积大小有关.要求写出实验所用的器材,简单的实验步骤并进行分析论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常见的电动自行车,使用前要先对车上的蓄电池充电,骑行时蓄电池对车上的电动机供电,电动机为车提供动力.下表是这种品牌电动自行车的一些主要技术参数.
最高车速≤30km/h一次充电连续行驶里程50km
铅酸蓄电池36V/10Ah充电时间8h
一次充电耗电量0.6kW•h电动机效率80%
整车质量40kg最大骑行噪声≤62dB
(1)该电动自行车的充电器效率是多大?
(2)若质量是60kg的人骑电动自行车在水平路面上以6m/s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人与车总重的0.03倍,取g=10N/kg.求:电动机对自行车做功的功率和通过电动机线圈的电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R2.闭合电键S,电路正常工作,电流表A的示数为I.一段时间后,由于电阻R1、R2发生故障,电流表A与电流表A1的示数突然变小.若要使电流表A的示数重新变为I,下列措施一定可行的是
(  )
A.用一个阻值等于R1的完好电阻替换R1
B.用一个阻值小于R1的完好电阻替换R1
C.用一个阻值等于R2的完好电阻替换R2
D.用一个阻值小于R2的完好电阻替换R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安培最早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第一个发现电磁之间联系的科学家是牛顿
C.为纪念著名发明家瓦特,后人把功率的单位定为“瓦特”
D.法拉第开辟了人类利用能源、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的新时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出结论后,小枫又设计了一套如图所示装置,图中所用的钩码每一个质量都是50g.
(1)在如图示情况时,杠杆AB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2.80N.设F1的力臂为L1,F2的力臂为L2,则$\frac{{L}_{1}}{{L}_{2}}$=$\frac{5}{7}$;
(2)若在杠杆左端钩码下方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如果保持杠杆右端所受拉力的大小和作用点不变,要想将杠杆再次调节到水平,必须把弹簧测力计的下端向右下(填“右下”或“左下”)方向移动.
(3)杠杆再次恢复水平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对应力臂的乘积应是未增加钩码前力和力臂乘积的1.25倍.
(4)若将弹簧测力计改挂在C点,请画出弹簧测力计读数最小时拉力的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序号液体深度/cm橡皮膜方向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cm
 ①5朝上4.9
 ②5朝下4.9
 ③5朝侧面4.9
 ④10朝侧面9.7
 ⑤15朝侧面14.6
 ⑥酒精15朝侧面11.8
 ⑦盐水15朝侧面15.9
(1)分析序号为①②③的三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相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2)分析序号为③④⑤的三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分析序号为⑤⑥⑦的三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小明同学设计的第一个实验步骤如图1所示,这一实验步骤的目的是测量凸透镜的焦距,由图可知他的测量结果是10cm.
实验过程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2所示时,光屏上所成的清晰像一定时倒立、放大(选填像的正倒和缩放情况)实像.保持蜡烛位置不动,把凸透镜向右移动5cm,把光屏移动到标尺上90cm处,此时在光屏上可以看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教学楼每层走廊的中间装有一盏路灯,在两头楼梯各有一个开关控制该灯,为了从这一头开(或关)灯而到另一头能够关(或开)灯,图中设计最合理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