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小黄同学做“比较两种材料保温性能”的实验,他取①泡沫塑料和②卫生纸两种物质作保温材料,两根相同的温度计,两个相同的大玻璃烧杯,钟表和热开水以及细线,硬纸片,剪刀.做两个相同的硬纸外壳,其中一个装置如图(a),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得图(b)所示“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象.实验过程室温基本不变,请回答:

(1)你认为小黄在操作时,就控制变量法方面还要注意什么?(只要求写出一条)
(2)①和②哪种材料的保温性能较好?为什么?
(3)当时的室温大约是多少?

分析 (1)掌握控制变量法的应用,要探究不同材料的影响因素,除了材料的种类不同外,其它因素应相同;
(2)比较材料的保温性能的方法:①相同时间,比较降低水温的多少;②水降低相同的温度,比较时间;
(3)结合图象分析降温规律,当温度不再改变时,即水温降到了室温.

解答 解:(1)在实验时,为保证实验的科学性,除了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卫生纸外,
还应考虑影响水温变化的其他因素,即保持玻璃杯、环境因素、需要控制水初温相同或水的质量相同.
(2)实验中还可以使水降低相同的温度,比较降温时间来比较保温性能的好坏;
由图象可知,在相同时间内,材料①泡沫塑料作保温材料时,水降温慢,因此泡沫塑料保温效果好;
(3)由图象知,当水的温度为20℃时,其温度不再发生变化,可知当时室温大约为20℃.
答:(1)小黄在操作时,就控制变量法方面还要注意质量;
(2)泡沫塑料的保温性能较好;因为降低相同温度泡沫塑料包围的玻璃杯中的水所用的时间较长;
(3)当时的室温大约是20℃.

点评 此题是“比较两种材料保温性能”的实验,考查了控制变量法的应用,解决此类信息给予题目,要结合题意进行分析,不可盲目乱猜,同时考查了对图象的分析及对所获知识的应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小明同学为了探究一组材料的隔音性能(材料:泡沫塑料板、玻璃、木板、硬纸板)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把这些材料做成盒子,先把闹钟放入其中一个盒子当中,然后从听到最响的声音位置开始,慢慢远离声源,测得听不到指针走动声音时的距离.
比较各种情况下这段距离的大小就可以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进行实验后收集到的数据为:
材料听不到闹钟指针走动声音时的实际距离/m
泡沫塑料板0.3
玻璃0.6
木板0.4
硬纸板0.5
(1)你认为该实验中,应注意哪些问题?(说出两个)用同一个闹钟,盒子的厚度和形状相同.
(2)按隔音效果好坏依次排列:泡沫塑料板、木板、硬纸板、玻璃.
(3)本实验中,通过比较听到声音的距离来间接比较音性能,这种研究方法叫做转换法.
(4)请你指出就小明的实验过程的一个不足之处:实验次数太少,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的焦距是30cm
B.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C.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
D.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将透镜向左移,可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测焦距:如甲图所示,让一束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得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
(2)如乙图所示,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到同一高度.下列“调节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的操作,比较规范的是B(填选项前的字母)
A.将三者分散排列,然后用目测的方法调节
B.将三者靠拢,然后用目测的方法调节
(3)完成上述操作后,接着实验,则下列给出的步骤正确的顺序应是:BCA(填选项前的字母)
A.多次改变蜡烛到透镜的距离,重复相关步骤
B.将蜡烛移到某处,移动光屏,寻找烛焰的像
C.记录物距、像距的值和像的特点
(4)某次实验,当蜡烛距凸透镜的距离为35cm 时,小明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的像,此像是倒立、缩小(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这一现象的应用是制成照相机.
(5)在第四问的情况下,若对换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你认为光屏上能(填“能”或“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你作出这个判断的理由是光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凸透镜成像规律”是两个常见的光学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我们选取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其目的是确定像的位置.
②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好实验器材后,应使凸透镜、光屏与发光体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置于光具座上50厘米刻度处时,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60厘米刻度处,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当蜡烛置于图中C、D点处能成放大的像(选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何玲同学向暖水壶内倒开水时,听到暖水壶竟然“唱起歌”了.刚开始瓶内传出低沉   的轰鸣声,随着水越来越多,声音逐渐变得尖厉.结合声音的三个特性,她认为,声音由低沉变尖厉说明“歌声”的音调越来越高,她又想,一切声音都是由于发声体振动产生的,那么这个声音的发声体是谁呢?到了学校,经过和同学们的讨论,他们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可能是暖水壶壁和里面的水振动发声的;
猜想2:可能是暖水壶里的空气柱振动发声的;
为了验证哪个猜想正确,何玲和同学找到七个完全相同的空玻璃瓶和一个小木棍.先将七个空玻璃瓶排成一排,然后在每个瓶内装入一定量的水,水量依次增加,如图所示.
第一次:何玲先用小木棍从左到右依次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七个玻璃瓶,同学们听到声音变得越来越低沉;
第二次:何玲又对着瓶口从左到右依次用大小
相同的力向七个玻璃瓶内吹气,同学们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尖厉.
(1)请将上面的空格处补充完整.
(2)为什么吹和敲听到的声音的音调变化正好相反呢?对此问题,同学们展开了交流,请你也来参与吧!
第1次实验时,敲击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来越低,这时听到“歌声”是由喷水壶壁和里面的水振动发出的,水量越多,它们越不容易(选填“容易”或“不容易”)振动,振动的频率变低(选填“高”或“低”)而造成的.
第2次实验时,吹气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来越高,这时听到“歌声”是由喷水壶里空气柱振动发出的,声源振动频率越高(选填“高”或“低”),音调越高.
(3)通过上面的实验,你认为何玲倒水时听到暖水壶发出的“歌声”的发声体是暖水壶里空气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3.一列匀速行驶的列车,有一节宽为2.5m的车厢被垂直于列车运动方向射来的一颗1000m/s的子弹击穿,在车厢两侧留下的弹孔沿列车前进方向的距离为10cm,则列车的速度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一辆匀速行驶的洒水车正在给水平路面洒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保持不变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
C.动能减小,重力势能保持不变D.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如图所示,将磁体的N极靠近小磁针的S极时,观察到的现象是相互吸引.将磁体的N极靠近小磁针的N极,观察到的现象是相互排斥.由此总结出来的物理规律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